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词语的含义和赏析
- 资源简介:
约41520字。
词语的含义和赏析
一、常见题型
1.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字表情达意的效果
2.从划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4.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字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
5.某个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
6.简要分析加点字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二、知识讲解
(一)词语的含义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揣摩词语的本义
第二步:分析词性或感情色彩(关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第三步:把握语境义(语境义:指代义、修辞义、临时义、概括义等)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本义,联系上下文分析
例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分析:“酝酿”愿意是酿酒,这这里指各种春的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表现出春风的馨香。
2、根据语境义,从修辞、情感方面分析
(1)什么是语境义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所特有的含义,称为词语的语境义。因为词语的这种含义离开了具体的语境便会消失,因此,又称为临时义。
例如:这个菜太淡了
天高云淡
冷淡
旅游淡季
(2)分类
A、联系人物(事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例:“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变色龙》
分析:“咳”原指咳嗽声音表示自己很威风严厉的样子,文中的“咳”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警察形象,给人厌恶之感。
B、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作者在文中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双关、反语、象征等)来表达深刻的意味,可以抓住修辞的特点,通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
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写出了春风的和煦与柔和,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赞美之情。
C、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当剖析一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这个词是否体现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