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80字。
议论文材料选编 一、【论勤奋】(为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1、灵感,是由于顽强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2、终生奋斗,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3、列宁的一生,也从来不放过可以读书的机会。向图书馆借书读,成了他生活中的习惯,甚至在他被放和关监狱的日子里,也千方百计地借书读。“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了列宁的生活原则。
4、“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看《周易》书,穿书简的皮绳磨断了三次。
5、唐代诗人白居易年幼好学,勤奋不懈,十六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传颂千古的诗句。
6、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酷爱读书,无日不读,他说自己“蚀食而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7、勤奋可以长寿:勤于动脑者,可以长寿。中国文化巨人郭沫若活了八十六岁;地质学家李四光活了八十二岁;画家齐白石是著名的老寿星,活了九十七岁。
8、不耽于枕席: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了个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能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老作家姚雪垠抓紧有生之年创作,总是凌晨三点就和枕头脱离关系。
9、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0、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1、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1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
1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谚语
14、笨鸟先飞: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尔的演说家,为了纠正口吃的毛病,战胜雄辩的对手,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坚持不懈,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的演说家。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学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但他坚持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然而,在王安石的《伤仲永》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小孩叫方仲永,五岁时,还不认识什么是文房四宝。有一天,他突然吵着要来笔,写了一首诗。他的父亲便带着他到别人家中表演,以换取丰盛的招待。后来,方仲永就“泯乎众矣”(和大多人一样了)。
15、凿壁偷光:古代有个人叫匡衡,家里非常穷,没钱点灯,就把自家的墙壁打穿,借着邻居的灯光看书。
16、囊萤映雪:汉朝有个学者叫孙康,家里贫穷,冬天晚上把书拿到室外,借着雪的光读书。又有车胤,夏天的晚上,抓来许多萤火虫,装在瓶中,借着萤火虫的光读书。
17、悬梁刺股:战国时纵横家苏秦立志求学,把头发绑在梁上,以防瞌睡,或者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终于学有所成,当上了六国之相。
二、【论时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2、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莎士比亚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4、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掉的也是今天。 ——李大钊
5、苏步青利用“零头布时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惜时如金,如同裁缝充分利用零头布一样,连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间隙也不让它轻易流逝。在五届人大会议期间,二十多个晚上,除了用几个晚上看电影和讨论外,其余时间都用来写作。上海市委安排他到莫干山休养一个月,这期间他写好了《计级数学》一书的总纲,修改了助手写的其余各章,共写了三十万字而大功告成。
6、成就是用时间换来的:左思写《三都赋》花了十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三十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三十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