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学案:对联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20 20:4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语言文字运用:(14)对联
  【必备知识】
  1.对联的特点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
  2.对联的种类
  包括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正对:构成对偶的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对立。
  流水对:也叫“串对”,流水对讲究的是上下句内容相连。具体来说,构成流水对的上下句会存在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
  祖国有天皆丽日  神州无处不春风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3.拟写对联的原则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收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拟写对联的方法
  (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例如:
  勤是摇钱树  俭为聚宝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例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例如: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4)衬托法:就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色,将另一些事物与其放在一起,起到陪衬或对照的作用。例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5)对比法:上下联内容互相对比(类似句内自对)。例如: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例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
  (7)双关法: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8)用数法: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以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例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9)用典法: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事物。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