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二十回检测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7470字。
红楼梦一到五回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初见贾雨村时,觉得他虽衣着褴褛,但仪容丰伟,日后一定不会久居人下,故而有心资助他,只是没什么机会。因此,才会在临去时两次回望贾雨村,略有暗示之意。
B.甄士隐说贾雨村飞黄腾达的征兆已经显露,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他与贾雨村相熟,知道贾雨村确实有真才实学;他听到贾雨村吟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已经体味到贾雨村借月亮来自比的意味了。
C.贾雨村脱略行迹,潇洒随性。他去拜访甄士隐的时候,甄士隐因为有其他客人来丢下他,他并不在意,甄土隐再来相邀,仍旧欣然前往;他得甄士隐慷慨送银赠衣,不过略说了两句感谢,并未放在心上。
D.甄士隐生性恬淡且虑事周全。他与贾雨村交好,虽知道他贫困,为了顾及贾雨村的自尊,他并没有贸然开口相帮:资助了贾雨村银两和衣服以后,还能想到要写几封荐书;即便贾雨村受他重恩却不当面辞行,他也没想过要跟贾雨村计较。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雨村为官谨慎,心思细密。他刚听说有人打死了人竟然还跑了就会“大怒”, 表明他有最基本的判断;但是发抓捕签文时,他能关注到一个在他看来素不相识的手下的眼色,可见他观察细致,谨慎小心。
B.贾雨村初到金陵上任,就遇到了故人,心里自然感觉分外亲切。从一开始点破身份时的“惊”,到后来的“笑”,再到后来贾雨村向门子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请教该如何判处案子,可见贾雨村是非常仰仗这个故人的。
C.“护官符”运用了夸张、比喻、谐音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四大家族的富贵豪奢、权倾四野、地位显赫、相互勾结的特点。在门子的叙述中,这四大家族姻亲相关、利益相连,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常人难以撼动。
D.拐子能够一女卖两家,薛蟠打死人可以毫无顾忌,一个官府中的普通衙役都对审案断案中的门道了如指掌……这些不仅写出了当时人们趋炎附势的社会现实,更显示了社会的混乱和封建官场的黑暗丑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C.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D.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4. 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
B.第一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