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新动向新题型聚焦:现代文阅读(小说)叙述特征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3850字。
2024年高考语文新动向新题型聚焦:现代文阅读(小说)叙述特征
【考情分析】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十分讲究如何讲述故事。近几年,高考命题对小说的叙事方面考查较多,逐渐成为命题热点。如2021年新高考卷Ⅰ的“冰山”理论叙事方式(也是情节安排技巧)、2018年全国卷Ⅰ的“历史与现实交织”方式等。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把“叙事”当作与描写、议论、抒情相并列的表达方式。小说叙述特征的复习与后面的“赏析情节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但从高考命题趋向来看,把它单列出来复习十分必要。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熟悉叙述的角度和人称,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内容,也便于分析和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为准确解答试题奠定基础。
虽然近几年,新高考卷没有直接涉及到叙事角度和人称的试题,学生在学习和备考时应该掌握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叙述视角、叙述者和小说虚构是近年的高频考点,考查难度不大,未来的叙事学考查将会更多涉及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难度上将有所增加,以便全面考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考生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敏感度,在答题时能更准确地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并与相关知识进行结合。
将叙事学和小说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小说理解图式,可以提高考生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让考生逐渐在小说解读中处于主导地位。
【链接教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述的角度------顺叙:
【解析】
林教头沧州遇旧 买刀寻仇 看守草料场 夜宿山神庙 雪夜复仇
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叙来叙事,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沧州遇故知”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忍辱负重,正直善良之人;当李小二夫妇告诉他有人要谋害他,他便“买刀寻仇”反映出林冲反抗精神的萌芽;没有寻到仇人,就去草料场服刑,说明林冲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夜宿山神庙”林冲很是心细,做事谨慎;因为雪天天气极其寒冷,出去买酒,躲过一劫,同时也了解了陆虞侯等人谋害他的事实,马上手刃仇敌,赶赴梁山,表现出英勇果敢、愤而抗争、思想转变、清醒绝决的蜕变,也是“官逼民反”主题的体现,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尚且没有活路,况且是普通的老百姓呢?
这种叙事角度,描写了林冲思想变化的过程,从逆来顺受、一再忍让,到忍无可忍。使得有张有弛的情节读起来更会引人入胜,使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去梁上的,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和妥协换来了被谋害的下场,那他只有走上反抗的道路了。
【答案】明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述特点:
①全知视角。小说在整体上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讲述人对故事无所不晓,所以“他”可以交代故事的原委,如沧州李小二在东京曾得到林冲求助;能够透视人物内心,如接管草料场时,林冲的“寻思”一节;甚至可以对小说人物或情节进行评价,如文中“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
②顺叙。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以林冲在沧州在遭遇为线索,讲述林冲沧州遇旧→接管草料场→火烧草料场→怒杀陆虞侯→投东落草的故事,环环相扣,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③叙述节奏张驰有度。小说叙述的节奏有缓有急,有张有驰,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如“沧州遇旧”舒缓,“林冲寻仇”紧张,“接管草料场”平静,“怒杀陆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