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作文复习之管见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推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培养着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
作文知识的掌握,诚然要靠日积月累的努力,作文能力的形成,也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若想把提高作文水平的筹码押在临考前短时间的强化复习自然是不可取的。反之认为作文无所谓复习,只企求背诵几篇范文在考场上侥幸取胜,也是不足取的。怎样抓好作文的复习工作呢?
一、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无从下笔是众多学生的一致呼声,这里无从下笔倒不首先是写作技巧问题,而是无材料可写。具体说就是无言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议。确实,巧媳妇难为 无米之炊。苏联作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的问题。"因此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便是作文的第一要求。材料在哪里?在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为人的大脑收集、加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朱熹有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该说,生活便是写作的活水。然而相当部分的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平时不注意积累作文材料,结果是胸中无丘壑,笔下无内容。
事实上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写作时要想言之有物,下笔如有神,平时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身边人和事。只有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分析,才能写出反映生活真情实感的文章。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反响,就在于作家魏巍亲赴朝鲜前线采访,与我们志愿军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了解到志愿军战士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由于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才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佳作。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在作文复习中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关心热爱生活。既要关心国家大事,也要关心身边发生的小事;既要了解社会,也要了解学校、班级、老师、同学、邻居,以主人公的身份置身其中。深入了解生活,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二、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
所谓"作文命题方式",就是指作文考试出题目的方法及表现形式。了解作文命题的方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作文的命题样式。从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来看, 大体有如下几种样式:
1.命题作文。这是指试卷上明确给考生规定了一个文章的标题,要求应试者根据题目的含义以及暗示的其它各种信息来完成作文。其中还可以分为两小类:一类是既命题又命意,如:《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记我学写作文中的一件事》、《傻子不傻二三事》等等。另一类是只命题,但不命意的,如:《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