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中作文阅卷与作文复习

作者:江苏省淮北中学 张喜德  时间:2006/11/7 21:37:2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70
  2002年——2005年连续四年参加了省高考阅卷,尤其是2005年的电脑阅卷,给高考阅卷,特别是高考作文阅卷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使高考阅卷更科学更公平。比较手工作文阅卷与电脑作文阅卷,获益最大的一方是考生。
  1、 电脑阅卷保证了教师有更多更有效的时间用于直接批阅作文。
  每年高考作文或语文阅卷的总时间基本不变,总共十天,第天八小时。阅卷人数与试卷份数之比也基本不变或阅卷人数相对增加。在以往手工阅卷时,每人平均每天要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合分、查分。再加上每份试卷均需签名,起码也要签上姓,再加上翻试卷。这样要无谓地耗去很多时间。电脑阅卷后,这些环节都被省掉,只要点鼠标即可。平均每人至少要省下两个小时用于直接阅卷。
  2、有一套具体而细致的鼓励和检查措施。
  首先,鼓励发现佳作。每发现一篇佳作,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更有成功的快乐和精神嘉奖。相反,如果批阅了半天没有发现几篇高分作文,那就要受到批评,严重的还会被取消批阅作文的资格,甚至阅卷资格。谁愿意受到批评?谁又愿意被取消批阅资格?那将是一件令人十分难堪的事。因而,在批阅作文时,谁都会全力以赴,小心翼翼。何况这又是一项为国家遴选人才的重要使命?
  其次,通过民局域网络,阅卷复查组和各组组长可以准确掌握每位阅卷教师的各方面的情况。如,每份作文批阅用时,平均用时,均分情况,赋分曲线图,三评率,回评准确率……值得一提的是回评和三评。回评就是指系统在教师已批阅的试卷中每半天不定时地发回若干篇让阅卷老师再评。同一篇作文两次赋分如果悬殊,则要被警告或提出批评。谁愿意受到批评呢。三评,是指同一篇作文在两位教师批阅后,由于赋分差别较大,则该篇作文就会被系统发给第三位阅卷老师作第三次批阅,这篇作文的得分将会是其中两个差别较小的分数的平均。
  电脑阅卷,尤其是阅批批作文,给考生更多的公正、公平,任何考生高水平的习作在这一机制下都会脱颖而出,得到相应的高分。相反,那些劣质的胡编乱造的怀着侥幸心理想骗分的“作文”也别想从阅卷老师的眼前悄悄溜过。
  几年来的高考阅卷,尤其是去年开始的电脑阅卷,给我这样几点启示。
  1、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平时的考试阅卷,部分学生可能还会产生自己写作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高分的错觉,会产生“好差作文一个分”的错误认识。但高考作文阅卷绝不会出现分实不符的现象。只有平时调整心态,端正态度,认真练笔,这样才能有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那种平时凑字数,骗分数的心理,绝对无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高考中绝不会天上掉馅饼。
  2、根据情况教学生三板斧。高考阅卷毕竟是高强度的劳动,不可能有很多仔细口味,反复推敲的时间,虽然电脑阅卷让老师的阅卷时间更长了。所以,学生作文从视觉上冲击阅卷老师,能帮助他们得到较理想的分数。首先是抢眼的结构。让一篇作文的结构在老师阅后有一个清晰的、特别的印象。如记叙文中以精彩的描写开头,并以某一精彩的描写组材。记叙文中的画面剪辑式结构,也能让文章主线突出,不枝不蔓。记叙文中围绕某一情节、某一描写,众星拱月式,突出文中的精彩之处。
  议论文的分论点式清晰结构,并巧妙地把排比等手法运用于文中,能给人思路清晰、思想深刻之感。或清楚地采用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结构,并安排突出照应的语言。这些都会让阅卷老师对你的文章有一个清楚的印象。
  3、集装箱式地让学生对一些名人有较详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既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深刻,也可以作文时比较得心应手地用于文中,也会给阅卷老师独特的印象,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成绩。
  4、从题目到标点符号都要求规范,不致于无谓地丢掉该得的分。
  当然,写作是一个长期的个人修养加创造的过程,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只是为应付考试,它很有可能与真正的写作或文学相去甚远。但高考是指挥棒,高考阅卷又何尝不是指挥棒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