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学设计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9 21:50: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150字。

  甲克虫迷梦,现代人困境
  ——《变形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风格,了解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
  2.鉴赏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把握小说主题,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教学重点:鉴赏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析格里高尔变形典型意义,理解其所具有的批判性和讽刺性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学
  (一)
  【导入设计一】
  文学大师曹雪芹在《红楼梦》自题诗中曾言道“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用他的“荒唐言”留下了一部惊世之作,巧合的是,西方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也用他的独特的体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离奇荒诞的故事——《变形记》。
  【导入设计二】
  《变形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属于外国小说。《变形记》是20 世纪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了解当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开拓视野, 理解和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学的优秀成果, 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 尊重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卡夫卡的《变形记》 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本篇课文的学习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欣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起点,也是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
  (二)任务驱动
  1.作者介绍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无法达到父亲对他的期望。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司炉工》《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还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其中《变形记》和《城堡》是其代表作。
  2.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便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2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于1915年发表,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部分内容。
  3.题目解读
  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他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公司秘书主任为他没有上班找上门来,父母和妹妹也急忙来询问情由,都见状大骇。从此,他成了家庭的一个沉重包袱,甚至被认为是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