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17 22:30: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140字。

  齐桓晋文之事
  【开卷有益】
  遗世独立的明星
  傲然独立于复杂社会的他,创造了“仁义爱”的奇迹,追求的是与人性之恶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征服世界、扭曲世界的暴力,即使坚强的背后是那无尽的孤独,无人理解的悲苦,他亦毅然选择承受这些阻力的痛苦。
  一代说客中的佼佼者,一个精臣信士中的闪光点,一位在尔虞我诈之中不同流合污的清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他,像夜空里那一瞬即逝的流星,给人带来满心的期望。
  孟子的这种人格,是时代的赐予。孟子是他那个时代原野上的参天大树,也仅仅那个时代的原野可以有参天大树。随着专制渐深,能生长的也只有一些“无人知道的小草”。这些小草没有精神,没有性情,当然也就“没有寂寞,没有烦恼”。
  孟子有英气,英气勃发,那是丈夫初长成时的阳刚之气、浩然之气。孟子有圭角,凛然难犯,那是男儿的铮铮傲骨,无一丝邪媚之态。这正是孟子最了不起的地方。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曾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说“大德者不官不王”,这更是知识分子和知识独立的宣言。他不做臣,他要做“王者师”,王者若不认他这个师,他就做独立的大丈夫。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不相征也。”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