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3 17:19: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20字。

  《念奴娇 过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味,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重点字词,理解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味,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字词,理解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历代歌咏洞庭湖的名篇有很多,在这个单元,我们就已经是“再过洞庭湖”了,我们刚刚在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中共赏了恢弘无比的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我们更是在孟浩然的名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领略过它的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成为千古绝唱。但在这众多吟咏洞庭湖的名篇名句中,今天我们要共同研读的这首宋词却毫不逊色,“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王闿运(晚晴文学家)湘绮楼词选》)。
  二、词牌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就词牌的缘起而言,娇艳是此调的本色。但就这一词调的声韵而言,则更适宜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直接影响豪放派词人的创作。
  三、吟咏
  四、讲解
  1.八月的洞庭湖是怎样的景象?此时作者的心情又如何?再读诗词,寻找能够表现景物特点、表达作者心情的字词。(抓关键词)
  ——澄澈、悠然、空阔
  2.结合具体诗句赏析,整首词是如何表现这三个特点的?(抓意象,纵想象)
  1)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三句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洞庭湖上此时应是万里无云,水波不兴,澄清中更透着平静,实乃澄静之美。又正值中秋佳节,表现出了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绝美景象。
  “玉鉴琼田”——鉴,是镜子。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用“玉鉴琼田”来形容月光下洞庭湖皎洁的水面,玉,有光泽,略透明,质地莹透温润,所以,月色下的洞庭湖虽不是澄澈见底,但也应是莹透温润的色泽。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明月与银河在光与影中共同绘制了新的画面。明写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清亮明洁的境地,仿佛是一片通明的琉璃世界。
  “表里俱澄澈”中的“表里”二字,便在向我们暗示着,这不仅是写景,更寄寓了深意。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