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7590字。
课 题
《复活》
教学设计 章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把握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3.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生理想。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梳理故事情节
2.课文中的环境是一座监狱,极具典型性,人物也因而有特别的内涵。试分析监狱这一典型环境的作用。
3.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现在面前时,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他?
4.聂赫留朵夫是怎样一个形象?“您”和“你”的称谓变化,表现出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5.分析人物形象——玛丝洛娃。玛丝洛娃是怎样一个形象?
6.【思考】小说以《复活》为题,是指谁的复活?有人认为这里的“复活”是指聂赫留朵夫,有人认为是指玛丝洛娃,有人认为是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1.梳理故事情节
2.课文中的环境是一座监狱,极具典型性,人物也因而有特别的内涵。试分析监狱这一典型环境的作用。
选取监狱作为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相认的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从对话内容来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混乱,突出了混乱、嘈杂的环境特点。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
以环境的混乱、嘈杂衬托玛丝洛娃精神世界的混乱。(人物)
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讲话内容,才有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动了情节发展。
揭示社会执法的混乱不清,暗示人物命运的波折。
3.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现在面前时,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他?
玛丝洛娃流离失所,沦为妓女,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