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29 21:15: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40字。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悟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意识,启发学生自我培育。保护自己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执著追求和实践探索精神。
  2.学习传记性文字的写作手法。理解选材、组材与表达主旨的关系。
  3.学会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把握来理解文本意义和文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育学生科学就在身边,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难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材料一:“洞喻”理论。
  假设有一群自出生时就被束缚而无法转头的囚徒始终坐在山洞中,面朝岩壁,在他们看来,面前岩壁上的影子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了束缚走出山洞,看到了真实世界的本质面目。当他折返山洞,为同伴们松绑并告诉他们山洞中的一切皆为真实世界的虚假投影后,同伴们却恼羞成怒,用石头砸死了他。然而,这群人最终逃离了山洞,直面真实的世界。
  材料二:鲁迅的《呐喊•自序》中的“铁屋子”。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任务一:整体把握,梳理思路,概括行文思路。
  童年时期:遐想鲤鱼科学家的故事—贪婪地阅读历险故事
  童年时期:听老师讲伟大科学家的故事—研究未完成的理论
  青年时期:建立实验室—产生比地磁场强两万倍的磁场
  任务二:细读文本,思考启迪,感悟“成长历程”。
  活动1:探索“那些事”的思考。
  1、“遐想鲤鱼科学家的故事”中反复使用“我想”这样的字眼,作者强调的是什么?
  提示:想象力,这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池塘里的世界”和“池塘外的世界”告诉我们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
  提示:我们的圈子有限,眼界有限,认知有限;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不要限于一隅。
  3、鲤鱼“科学家”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