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堂实录7
- 资源简介:
约3420字。
将进酒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 诵读,品析诗句,体会本诗夸张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2. 联读鉴赏,认知诗人的形象。
3. 深入探究,体会李白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启发学生要怀抱理想、积极奋发,敢于直面人生挫折。
教学思路
任务一 :诵读品析,赏“酒仙”气势
任务二 :联读鉴赏,寻“诗仙”气质
任务三 :深入探究,析“谪仙”气度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曾说: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酒后往往文思如泉涌,斗酒诗百篇,所以被称为“酒仙”“诗仙”。更厉害的是,不同于寻常借酒言志的失意文人,他的诗悲中见豪,独有一种仙人般的豪迈洒脱、狂放不羁,能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像来自天上谪居人间的仙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进酒》,从李白的酒仙的气势、诗仙的气质、谪仙的气度三个方面,探究他究竟“仙”在何处。
本课我们有三个学习目标。
魏晋时期的经学家王弼有“言象意”理论,可以指导我们鉴赏诗歌,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节课我们将从三个层次鉴赏本诗。
1.诵读,品析诗句,体会本诗夸张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2.联读鉴赏,认知诗人的形象。
3.深入探究,体会李白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启发学生要怀抱理想、积极奋发,敢于直面人生挫折。
任务一 :诵读品析,赏“酒仙”气势
我们一同走进第一个学习任务,诵读品析,赏“酒仙”气势。
首先,请同学们诵读诗歌,疏通诗意。注意在诵读的时候,我们的语速、语音、语调的变化,一定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诵读,同学们肯定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现在请同学们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品读,然后和其他同学交流看法,分享鉴赏的成果。
我们先来看这六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六句表达的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在很多古诗里都有这种情思,但李白的这种感慨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这六句运用了夸张、想象、比兴的手法。前三句形容黄河之水是从天上而来,以这样的壮景起兴,比喻韶光易逝的一去不返。下面三句话,承接上文,说到了人生,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生由青春至暮年的时间,说成在朝暮之间。上下几句话还有反衬的意味,用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