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580字。
青春的觉醒——《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牡丹亭》文学常识,会背诵此段曲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融情于景等艺术手法,窥探杜丽娘复杂的内心世界。
3.审美鉴赏与创造:提升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戏曲的语言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牡丹亭》的故事意义,品味反抗女性光辉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融情于景等艺术手法,窥探杜丽娘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牡丹亭》的故事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昆曲,激趣导入(4分钟)
《游园》是《牡丹亭》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出,经过历代昆曲艺术家的不断加工提炼,其舞台表演典雅端丽,堪称典范。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由戏剧梅花奖得主单雯表演的昆曲《游园》,一起感受戏曲的魅力。(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欣赏昆曲片段)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今天,我们就走进其选段《游园》。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PPT出示目标,全班齐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牡丹亭》文学常识,会背诵此段曲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融情于景等艺术手法,窥探杜丽娘复杂的内心世界。
3.审美鉴赏与创造:提升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戏曲的语言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牡丹亭》的故事意义,品味反抗女性光辉的优秀品质。
三、知识大观园(4分钟)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注释进行文学常识勾画与识记)
(一)走进作者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最杰出的戏曲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与莎上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代表作有《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汤显祖也是著名的思想家,与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与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进步主张。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
(二)了解作品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本文选自第十出《惊梦》的前半部分。《牡丹亭》与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 《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并称为中国 “四大古典戏剧”。
(三)故事概要
开端:
1-6出:介绍杜、柳两家人物及环境。
层次一:由生到死
7-29出:写杜丽娘为情而死,穿插宋金战争副线,“闹殇”是第一个高潮。
层次二:唤死起生
21-35出:写杜丽娘为情而生,“回生”是第二个高潮。
层次三:翁婿冲突,暂且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