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同步练习20
- 资源简介:
约5040字。
《祝福》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填空:
1.你对“鲁迅”知多少?介绍一下你了解的鲁迅先生。
鲁迅(1881—1936),原名 ,后改名 ,字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 、 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2.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 、 、 。
3.绍兴一般人家的“三牲福礼”都有什么: 、 、 。
练习题: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和作品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在这篇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作品中,鲁迅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描写他们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B.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祝福》中,封建礼教(以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以婆婆为代表)、社会(鲁镇的人们),是“他们”一步一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的。
C.“牲”,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
D.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一般只有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荫生即依靠父辈的官位而取得入监资格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清代可以通过捐纳取得这种称号,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2.下面三句话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綿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②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③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A.①夸张 ②拟人 ③引用 B.①拟人 ②比喻 ③引用
C.①拟人 ②拟人 ③夸张 D.①夸张 ②比喻 ③夸张
3.《祝福》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时是“顺着眼”,侧重表现她安分守己的特点。
B.祥林嫂再到鲁镇时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她受到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C.写“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明她在长期的迫害、打击下精神已经麻木。
D.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详细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