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37
-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填空:
1.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 的挚友,被誉为“ ”。
2. 悼词是 的话或文章。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 、 与 的悼念性文章。
3.悼词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1) :用于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2) :用于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3) :用于悼念,对死者的悼念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按表达要求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 是 逝世 英国伦敦 在
(1)以“1883年3月14日”为表达重心。
(2)以“马克思”为表达重心。
2.与“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继续挣扎着前进。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②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③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④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⑤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⑥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③②⑥④⑤
C.⑥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⑥②④⑤
(二)结合课文,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4.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5.作者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又说“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前后是否矛盾?简要分析。
6.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克思之墓(节选)
南帆
①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等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