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同步练习51
- 资源简介:
约7820字。
4.《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
1.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戏剧作品《窦娥冤》中 、《雷雨》中 、《哈姆莱特》中 ,这些都是悲情人物“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
2.下面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衷心可嘉的勇士,也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B.《窦娥冤》中,窦娥临死前分别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用超自然的力量凸显冤屈之甚,也暗示着现实社会中正义不在、百姓无处伸冤的黑暗。
C.林庚在《说“木叶”》中由古代诗歌的“木叶”现象入手,列举大量诗歌分析得出“木叶”的两大艺术特征,一是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二是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最后对比得出“木叶”在艺术形象上具有一字千金的表达效果。
D.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武器和粮食提供给敌人,使得天下士人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结怨的做法很不理解。
阅读《窦娥冤》第三折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3.下列对曲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合把……,可怎生……?”,窦娥的诘问,反映了她头脑中既有的观念与她所遭遇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她对天地公平的怀疑态度。
B.为善的受贫穷以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因而寿长——这两句唱词,表明窦娥对当时社会善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现实已有清醒认识。
C.“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曲词以此结尾,形象展现了窦娥对天地主持公道不再抱有幻想后的绝望、无奈、痛楚,读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D.这段曲词指天斥地,直抒胸臆,高亢激越,将窦娥因衔冤莫白而积压于胸的满腔怨愤表达得酣畅淋漓,体现了古典戏曲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
4.选段(简称“元本”)中画横线部分的这两句唱词,在《古名家杂剧》本(简称“古本”)中却是:“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怨哀告天!”。两本中的唱词,孰优孰劣?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是戏剧的灵魂
陈彦
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