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39
- 资源简介:
约8970字。
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也暗含类似的人们常常忘却历史之意。
(2)《过秦论》中,“ , ”两句写出陈涉高举义旗之后,天下人纷纷响应,蜂拥而至。
(3)好的文章“言近旨远”,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 ”。
二、语言文字运用
2.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树,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下列选项对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本质是不同的,但作者对他们都给予愤恨之情。
B.“不算什么”写出了反动政府草营人命的凶残本性。
C.“街市依旧太平”,是指街市之上依旧像过去那样平和、安定。
D.“总觉得很寥寥”,是极言意义很少,社会状况没有改变。
3.对鲁迅引用陶潜《挽歌》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他人”指给诗人送葬的人,“歌”指挽歌,这两句的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已唱起挽歌了。
B.“死去何所道”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死无所谓的超脱态度。
C.“托体同山阿”是说死后寄托躯体于山阿,同山陵同化而已。
D.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淡泊以及脱俗和无可奈何的态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推荐、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休戚相关。
②实现正义不是一句口号,既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更要有血肉之躯的殒身不恤。因此,“见义勇为”这四个字,既考验着制度,也考验着人性。
③红毯上星光黯淡,缺少大牌明星撑场面,入围影片质量平平,第67届柏林电影节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④面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考,是彷徨犹豫还是心猿意马,是忧个人出路忧家庭生活,还是忧战备忧战斗力,是检验每一名官兵忠诚度的“试金石”。
⑤陶渊明,生活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山野里,有春兰秋菊相伴,有青山绿水为邻,每日吟风抚琴,对酒长歌,让那尘杂俗世中的人们好生羡慕。
⑥顾彬对鲁迅情有独钟。当他以中国现代文学为尺度来评价和否定中国当代小说时,这种尺度实际上常常就具体化为鲁迅这一单个作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面的挽联是当年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写的,请从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填到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