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8460字。
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列诗文中能最有力支撑这个论断的一项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二、语言表达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来实现,而主要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 的一种方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但有些并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 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理论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它的实践产物。
B.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C.只要人的思想、理论、认识通过了社会实践检验,它就是真理性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真理性认识。
D.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主观理论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
B.真理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具有客观性,所以,它没办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C.不论是何人的言论还是何种书本中的原理,只要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都需要修正。
D.实践对理论有指导意义,这个观点与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的观点一致。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闭塞眼睛捉麻雀,“钦差大臣”满天飞。
B.“四人帮”的“天才论”“黑线专政论”在革命实践中像泡沫那样破灭了。
C.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D.勒维烈推算数据,加勒发现海王星,从而证明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
6.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7.有关媒体评论习主席的“20大”发言体现了“守正创新”的重要理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物质变精神”,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外部客观物质的东西反映到主观意识中来,形成主观的如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东西。所谓“精神变物质”,就是将实践中业已形成的方针、政策、理论、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