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作者:不详  时间:2007/4/23 12:34:2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501
  余映潮老师堪称我市语文教学界的泰斗。余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全新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语文老师,对我市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展示给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个“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恰如一盏盏明灯,永远指示着真理的航向。现将本人的一孔之见斗胆写下,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一、“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凸显出课堂教学的灵魂之美。
  我们可以这样说,余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是全新的,既有教研的深度又有教研的广度。他的教学思想恰是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精髓的体现。代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课堂教学才充满了神异之美。“美”是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灵魂。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例如他设计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他就插入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起到了很好的对比烘托作用。让学生在诗词的学习中,体味了诗的音乐美,品析了诗的图画美,感受了诗的情感美。这样既教给了学生一定的知识深度,又拓展了学生知识积累的广度。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余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美点寻踪:全文美在朝花夕拾、美在性格刻画、美在细节描写、美在情感抒发,这样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提醒幸福》,余老师认为其语言与情感的亮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生动、意蕴丰美、哲理深刻,所以他将这篇美文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字词品味活动、句段欣赏活动、课文编创活动三个环节,这三环节无一不体现着余老师美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教学用语鲜活。教学《七颗钻石》完后余老师这样小结:读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思绪飞扬。这既是对教学过程的小结,更是对学生自信心的激发。
  因为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听余老师的课,就象是在读一首好诗,就象是在听一支妙曲,就象是在观一幅好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二、“鲜活”的教学思路构建出课堂教学的框架之美。
  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个块状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是余映潮老师课堂设计思路的主要特点。这几个教学块状是经过有机地整合的,其最终目的便是使之浑然一体。这种教学思路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语文课堂的主要问题——繁杂无序,其可操作性很强,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
  例如他教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他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整合在一起,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个性化朗读、艺术性改写、对比式评说,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极具文学欣赏品位。再比如《夏天也是好天气》,余老师构思了四个板块:告诉大家——读妙文;提醒自己——导雅词;评说课文——品奇字;表现生活——用美句。这四个板块步步为营,有序延展,形成了清晰明朗的教学思路。对于块的生成,余老师选点灵活多变,总能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面异彩纷呈。 
  三、“独具”的慧眼捡拾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之美。
  余老师有一双独具的慧眼,总能让学生从文本中发掘出一颗颗知识的珍珠。而他教给学生捡拾珍珠的方法便是语言的品读。
  “品读”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是余老师读的目的。当然,“读”的方法不同,目的、作用便不相同。教学《短文两篇(说‘勤’)(事业篇)》时,余老师用的是有耐性的摘读。要求学生编制语言积累卡;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余老师用的是有深度的品读,要求学生品出门子的口才。教学《散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创见的研读,要求学生读出文中的深意。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机智的巧读,要求学生学写一种说明片段。诸如此类。各类读法极富特色。还有串读、选读、类读、悟读、比读、联读、练读、演读、背读等等,教师运用灵活,课堂教学轻松自如。
  总之,课堂上有了琅琅的读书声,这课就一定上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了广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为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