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作文:抓住爱心的“震颤”

作者:刘海燕  时间:2007/4/26 12:55: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522
  一 习作训练重点: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注意多角度、 多侧面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 下水作文及创新思路点拨:
  (甲)血      染      的      背      影
  “好大的雪呀,老二,快起来看哪!”父亲孩童般的催促惊跑了我的酣梦。我推开窗子一看,果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父亲见我起来,就转身出了房门。刹那间,他那曾被鲜血浸染过的背影,又凸现在我的眼前。
  (一)“晚上饿了,就下点面条吃吧!”
  六月,骄阳似火。晚自习后, 我们几个“哥们儿”还没来得及分享“胜利大逃亡”的快乐,便又滔滔不绝的“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展开了唇枪舌战。爸爸不声不响的走了进来,他没说什么,只是对我再三叮嘱道:“晚上饿了,就下点面条吃。别熬夜太久了,衣服穿厚点,小心着凉。”说完就又摸夜回家帮妈妈干农活去了。仿佛是聆听着悠扬的清音,品尝着芳醇的美酒,我望着单薄却又矫健的父亲的背影,默念道:“好爸爸,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他是严师,更是慈父。他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
  (二)“路很长,可不能老靠爸爸呀!”
  金秋时节,也许因为我考取了师范可以跳出“农门”,也许因为可以因此而减轻家里的负担,仿佛年轻了许多的父亲,将重重的包裹递给我,那温暖有力的大手搭在我的肩上,说:“饭要吃饱,没钱就到车站找熟人……”“嘟——嘟——”汽车缓缓出站了,看见正在转身的父慈祥祥而爬满皱纹的脸上,一弯浓眉下迥迥有神的目光和随风飘零的一丝银发,我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掉了泪。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父亲的背影,他临走时说的“路很长,不能老靠爸爸呀!”在我耳边回响,越来越清晰、凝重。每当我疏于学业,心生懒意时,总觉得他就在我的身边,一直不曾离开过。
  父亲是凡夫俗子,也是我心中的“大英雄”。他总是蜡烛般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孩子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让他回去吧,可别误了学生。”
  十多年前的那个深秋的下午,作为一校之长的父亲带着10多名教师骑了30余里的自行车参加教工篮球比赛。他已年逾花甲,一场球下来累得气喘吁吁。但为了给公家节约点开支,又领着大家摸黑返回,不幸在途中摔成重度脑震荡,住进了绵阳市人民医院。夕阳下,他穿的那件灰色西服上的斑斑血迹,有些暗淡。那个在生活的重压下都不曾低头的熟悉的背影,艰难的转过身来,半睁着双眼,紧握着专程前来探望的教委领导的手,喃喃的说:“孩子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让他回去吧,可别误了学生。我这里有他妈照顾就行了。”“不,爸爸!您啥时好,我啥时回去!”我急得又掉下了眼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正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吗?
  父亲舍不得丢弃那件西服,又穿上了它。那上面的暗淡的血迹,在白雪的映衬下,十分抢眼。我蓦然回首,只见身后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伸向远方……
  (乙)慈        母        情        深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每当我耳畔响起这首歌时,那辛酸与幸福编织的动人故事如在昨天一样,清晰可辨。
  天很冷,刮着大风。喂过奶,妈妈把我放到床上,用枕头压住铺盖的两边,拍着我轻轻的说:“乖,听话,妈一会儿回来。”我见他就要狠心的撇下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然而她还是强忍着泪水出工了。天越来越冷,午间休息的大人们偎着火堆有说有笑。焦躁不安的妈妈似乎听到了儿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急匆匆的赶回了家。见我冻得浑身发紫,爬在门口痛苦的挣扎,她猛的把我搂在怀里,再也忍不住了,哭了起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幸福忘不了。”在熊熊的火堆旁,在妈妈的怀抱里,我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又是一个冬天的中午,我因未参加跑步被留下来罚了10篇小字。坐在教室里,又冷又饿,心想:看来,今天得饿饭了。因为妈妈总有干不完的活路(即:农活)。“吃了饭再写!”“妈,你怎么来啦!”我一抬头,惊异的问道。正好与她那犀利而温和的目光相对,我急忙低下头,等待她的责骂。“他几天都不肯吃饭,萎得很,怕是病了,严老师,让他回去吧!”妈妈恳求道。下午,她借钱给我买来针药,背着我回家去。
  爬在妈妈瘦小却热气腾腾的背上,我想:您累了吧!我明天就长大,天天背着您晒太阳、溜街、逛商场……
  我初中毕业时,通过了中师中专的预选考试。为了不影响我的复习,打小麦等农活全由妈妈和哥哥包了。“去,看书吧,猪,我来喂。”妈妈吩咐道,“这十个熟鸡蛋,你带着路上吃,可别再谎(即:粗心)了。”我一下子控制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妈妈,我决不让您失望。”
  功夫不负苦心人,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忙了好几天的妈妈又戴上顶针为我缝钱袋。看着针线熟练的穿来穿去,望着春光满面的母亲,我想起了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下水作文二等奖)
  思路点拨:
  1.怎样写作文才能打动读者?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叶圣陶说:“最好的题材摆在你们面前,那就是你们最熟悉的人物。”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作文的通病——“空洞无物”和“无病呻吟”,于“平中显奇”,“淡中见真”。范文乃真人真事,平凡小事,意在鼓励学生“说真话”。
  2.本次作文要求写自己最熟悉的身边人(如亲人、师长、同学、邻居),写与他们相识、相知之中发生的最为感人的一幕,让爱心“震颤”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箭在弦上,情不自已”的创作冲动。
  3.“文贵创新”,要激励学生大胆的“以我手写我口”,情感的宣泄不要有所顾忌,才能在作文中“诉真情”,写出具有个性魅力的闪耀着真理和人文光辉的文章来
  4.“知人知面难知心”。怎样写才能使作者与读者心心相印、同频共振,产生共鸣呢?关键要把人物写“活”:不要孤立的写他(她)的言行,要多种描写手段齐上阵。两文的对话、神态、心理描写细腻、逼真、传神,相信,能给学生以启迪。
  5.多侧面、多角度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可以使其丰满、鲜活起来。但这样写又容易落入记“流水账”的泥潭,两文均选取了三个典型片段,以“爱”统摄全文,从不同侧面按时间顺序展示人物的鲜明个性,学生借鉴起来比较容易。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