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妨碍了我青春期的正常发育
作者:不详 时间:2007/6/17 20:18:3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10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有些人落镑了,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全家人都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之中;有些人中举了,天天踢球,天天打牌,晚上大吃大喝,开学之前又大摆筵席。那些无处可去的孩子,那些想早日脱离苦海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干什么,他们甚至想到了死。当然,我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今天,我对高考仍然充满了恐惧。我知道,高考制度的阴霾将伴随着我的一生,我很想将它忘记,但我却不能,这样的梦魇经常让我在深夜里泪流满面。
高二那年,我的包皮开包了,用朱大可先生的话说——“他婉如烂漫的伤花”,开遍了我青春的心灵,争奇斗艳,似乎在庆祝我青春期的瓜熟蒂落。我想恋爱,可我却不能,因为我要高考,我只能在下了晚自习之后,一个人躲在教室后面默默地自慰。我错过了最美好的初恋时节,我放弃了我所有的业余爱好,我掩饰着我所有的青春期梦想,我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青春期的美好影像,那开满鲜花的小山坡与我无关,那姑娘的短裙只能让我的眼神恍惚不定,我弯着腰驼着背趴在桌子上,或是听讲,或是答题,或是郁闷。
我暗恋的女孩走了,她去了南方一所大学,而我又拿起课本准备下一次高考,我以为我的第二次高考成绩会高于第一次,那样我便可以向我的女孩表达我压抑在内心深处长达三年之久的青涩情感。可是我又错了,即便第二次高考试题比第一次简单了很多,但我的总分却远远低于第一次,我又虚度了一年,虚度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一年。在那一年里,有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我都被题海淹没着。看着父母期盼的眼神,吃着他们给我做的一日三餐,我想到了远方的女孩,想到了我暗淡的前途,我几乎要变态。
高考扼杀了我丰富多彩的青春年华,我无法为我的青春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我要为我的高考答卷付出我的黄金时代。只有失去青春的人才懂得珍惜生命,可以说,高中三年,所有人都被深深地伤害了,而上了大学之后,所有人都变得安逸、麻木而无知,他们小人得志,就如同逃过了一场劫难而变得欣喜若狂,他们想重新找回从前失去的生活。这可能吗?把十七岁的日子拿到二十岁来过,是不是有点迟来的爱?是装嫩还是装逼?我很庆幸我没有完整的享受中国的高等教育,我被两所大学开除这也是命中注定,我不想在那座开放的牢笼里继续浪费着我的青春。“我失去太多,得到太少,我读书很多,知识很少,我收入很高,智商很低”——恐怕这是让所有高学历患者一直难以揭开的迷团?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他们错过了正常的青春期。即便身体发育得再好,当月经来临的时候,大脑已被破坏,何用之有?
有些人参加了不只一次的高考,有些人上完了高三又回到高一重新来读,不就是为了多考一些分数吗?这是多么地荒唐啊!还有人为了跳出农门参加了N次高考还没有跨进所谓高等学府的大门,结果他们被剥夺了考试资格,于是他们冒名顶替了别人的名字继续作战,终于他们如愿以偿,他们也因此需要一辈子冒用别人的名和姓,更有人因此惹上了官司。我们无需鄙视这些人,他们也是被逼的,他们也不想这样,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国家户口,他们必须改名换姓。事实上,他们全都上当了,现在还有国家户口一说吗?全给我死打工去!想国家养活你,没门!他们失去了什么?他们失去了三年、四年、乃至五年的青春,他们重新拿起了同样的课本,背诵同一条法则,思考同一道题目,过着重复的生活,他们自己骗自己说生活的希望又被重新燃起了!他们错了,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他们的年龄与长相,他们一天天地疲惫,一天天地苍老,他们渴望早日摆脱高考前的黑暗生活。他们深深地明白,有一天,他们必将接受高考的审判。
那些因为落榜而重新走进高考补习班的人总觉得低人一等,他们走路抬不起头来,成了“应届生”们所瞧不起的“往届生”,这是多么地可悲。同是高考压榨下青春少年,为什么还要分个高低贵贱?这都是那些尖刻的高三老师唆使的,这都是不公平的高考制度造成的!其实,那些往届生才是最可怜的人,他们为高考付出的代价比应届生多了很多,可为什么有段时间全国招办要人为地提高对往届生的录取分数线?故意刁难他们吗?还是本来就不想让这些“弱智”的人踏进大学半步?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所有人都扭曲了,他们其中有几个人可以健康成长,又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地散发他们青春的光彩?他们把青春交给了试题,他们把人生交给了试卷,他们把眼泪留给了自己。那美好的青春期就在这样的非人岁月里被人为地荒废了。于是有人成了同性恋,有人成了恋物狂,有人成了露阴癖,有人成了卖淫女,有人成了杀人犯。这样的人,即便上了大学又有何用?他们全都成了高考制度的陪葬品。
因为高考我变得矛盾、焦虑、恐慌、无助、偏激,想失去理智干点事情可又买那胆量,想离家出走周游世界可又没有盘缠,想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可又没那本事,于是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按照别人设计好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疲惫前行。高考夺走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三年青春,这是它永远也偿还不起的。除了高考,教育部门就再也想不出更好的招贤纳才的其他办法了,难道非要剽窃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这帮腐朽的草包本身就是高考制度的殉难品,还能想出什么高智商的招儿?除了试题,还会什么?封建社会过去一百多年了,怎么这科举制度还存在?高考是有失公平的,它埋没了真正的人才,因为高考而改变命运的人,全都是一帮奴才,他们是愚蠢的,他们是苟活于中国教育制度下的傀儡。高考真的就可以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吗?高考真的就是唯才是举吗?高靠真的就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智商与才华吗?高考真的就可以将一个人推上道德的法庭?考上大学的就是才子,就是好人,就是领导?考不上的就是笨蛋,就是地痞,就是平民?
高考,无异于科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调查一下当年高考成绩突出的那些人如今都在干什么?他们是成就显著的社会精英还是吃着公家饭的社会寄生虫?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吧。
最近我听一本科生说:“我上了一个本科,浪费了我四年青春,这四年我干点什么不行?”这就是高考给他带来的最高“福利”。可以说,凡是参加过高考的人,没有一个不痛恨高考的,不管他们最终有没有考上大学,他们内心深处对于高考的仇视与恐惧将是终身的,无论他们如今生活得好坏,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不会感谢高考。很多女孩为了在高考期间避开例假,她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闭上眼睛吞下了紧急避孕药,她们的更年期在不经意间就被高考无辜提前了半个月。
她们,他们用一纸答卷祭祀了他们死去的青春。
当然,高考在无意中也锻炼了一个人,这个我们也不能否认。就好像长征,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时也无意中锻炼了一小部分人。但是这样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上不上大学并不重要,但你必须要上高中。只有参加过高考的人才能经受磨难,承受痛苦,理解人生,学会变态;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是没有气质的,他们吃不了苦也承受不了压力,说话没有深度,做人也没有尺度,无论工资多高也无法提高自己的智商,即便进入上流社会也提升不了自己的档次,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身体发育得一定非常充分。无论我多么痛恨高考,但上面的这席话我也不得不说,因为我想做个诚实的人。
这万恶的高考,这吃人的制度,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我们稍纵既逝的青春年华。如果我有来生,我宁愿做个目不识丁的人,或者我只要上完小学、中学我就开始谋生,开始恋爱,开始我青春期的正常发育。我可以帮助父母做生意,我可以学习平面设计,我可以写小说、学唱歌,我还可以去参军,我什么都可以,多年以后我一定可以有所作为,这样,在我临死的时候我才不会因为浪费了青春而感到悔恨和羞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