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湖南高考优秀作文
作者:不详 时间:2007/6/25 9:13: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574
抒写诗意人生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过于片面,怎样生活才有诗意,每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读书时代的生活,也可以是诗意地。有首校园歌曲这么唱过,“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那时候心中充满了美好,笑容纯洁无暇,总相信长大了理想就能实现。那时候帮老奶奶过马路,帮妈妈洗碗,帮同桌解答难题……那时候以为每个日子都是闪亮的,每句誓言都是真的。可以因为爸爸一句“考好了就给你买电脑”而努力学习,可以因为得到通知书上好的评语而努力表现……那时侯没有风的午后,歌声也可以插起羽翼飞上蓝天,有星星的夜晚,每颗星子都是一个故事。那时候固执地相信“如果我们生存的冰冷的世界依然难改变,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 那时候以为爱情会开满山岗,青春永不散场……那时候以为有无数的快乐可以挥洒,无数的幽思有人倾听,无数的无数走不到尽头……需要高考的时代,真的也很有诗意,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原动力,生活充实起来。可以和同学一起探讨数学难题,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英语单词,可以和好友一起欣赏明星照片,可以拉着一大帮人去蓝球场为全班最帅的男孩加油……
前不久看了“执子之手”写的《恋上一个人》,她说:“总是在早晨七点的闹钟响之前同时醒过来,跟他在一起,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舍不得睡觉,舍不得分开一分一秒”“等待是甜蜜的,也是漫长的”……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的生活,不是也很有诗情画意吗?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想说,诗意地生活真的很简单,无须刻意营造,只要保持一颗快乐,向上,热爱生活的心,那么,诗意,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般来说,生活的本质是平淡无奇的,但要让生活过程变得丰富多彩,需要富有激情与创意。诗意地生活,轻松地战斗,既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诗意地生活
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毛泽东更有豪言壮语:“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从这些诗句可以体现他们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巨人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虽缺衣少食,困难重重,但他们从不缺少自信。反观当今世界,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却贫乏了,拜金主义和颓废意识充斥,在竞争和生存压力下的人们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有位诗人这样描述自己的无奈:“上天我不能,下地我不愿,我只能徘徊于天地之间”。当废话可以称之为“梨花诗”并招人嘲笑时,自诩捍卫诗歌尊严的戴姓诗人所能做的反击,仅仅是将身上衣服扒光裸体朗诵自己的诗歌,丢脸算丢到家了,诗意何在?当人们对未来越来越迷惘,对爱情越来越不相信,对忠诚和信义越来越不当一回事的时候,人们已沦为现实的奴隶,太没诗意了!
按照马斯罗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生理需求,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我的理解是,人类应超越单纯的生理和物质需求,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人类是高等动物,有低级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求,但区别于低等动物,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创造性远高于低级动物。当单调刻板的生活渐渐磨去了人们的激情,生活不再诗情画意,很多人对生活的感觉趋于麻木,日复一日简单地重复低等动物所过的生活,这种现象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都是有害的,生活需要有想象,需要有创造,追求和创造精彩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是人类应当努力去做的,曾几何时,困难和失意压不倒充满信念的人们,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那种境界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和深思的,而今,现实中的人们不自信和不相信他人,缘于当今社会现实存在不少欺诈和不和谐,重新树立道德标杆,创造和谐社会,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一切,传统中华文明包含了天地人和的朴素生活哲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中华民族挺立脊梁的优秀传统。诗意地生活简单地说就是对待生活讲究和谐,亦张亦弛,紧张有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创。
当生活压迫得我们绷紧发条疲于奔命,为人生所苦所累时,我们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反省一下:我们是否还有激情?目光过多关注的是光明还是光明背后的阴影?为自己充充电,补充点精神食粮,唱唱《篱笆墙的影子》那首歌,“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那样活”,诗意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和幻想中,诗意需要更多创造性地实践。给自己留一点信念,少一点迷惘,多一点坚强,少一点消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刻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怨气,失意和阴暗将远离你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阳光,充满诗意!
诗意地生活
四月的天空,清亮而明媚,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整个空气当中.天使早早地来到这里,把整个郊外装扮得格外的花枝招展,如一七八岁的小姑娘,鲜艳而惹人喜爱.金黄的菜花,尽情地开放,好象要把那贮存了一个严冬的心绪全释放出来.无名的野花,零星地开着,给单调乏味的河堤带了生机.小河里的水更加的清亮而透明,哗哗哗地唱着欢快的歌.
晚饭后,领着一群活蹦乱跳的学生,来到南河边,欢声笑语便在河水的伴奏声中荡漾开来.打水漂的,引亢高歌的,沿着河岸赛跑的……青春的激情就在春天的郊外绽放开来.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打水漂的行列中去,抓起河堤上的小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对岸扔去,"老师,加油!老师,加油!"无数的石头像长了翅膀的鸟,一齐向对岸飞去.胳膊扔疼了,学生的嗓子也喊哑了,一天的劳累也似乎随着这扔出的石头一样,被扔走了.再随摇曳的春风一同回到校园.心情似乎轻扬起来了,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校园是激情洋溢的地方,孩子们的快乐在时时地浸染着我,他们的热情在时时召唤着我,活力弥漫的生活氛围,让我的心情像一棵开花的树,抖落了满身的疲惫与困乏,永不老去.
在我看来,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欲望少些,自由就多一些,快乐就多一分.相夫教子,教书育人,不求香车宝马,不想美味珍馐,不求高官厚禄,只望在年少轻狂的学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独享生活的那一份宁静与和美.
布衣暖,菜根香.书声浓,才智长.喧嚣尘世,听学子书声朗朗,耳根清净,心甜如饴 .三尺讲台,装进的是满卷书香,流溢的是智慧源泉.锲刻了记忆,沟通了心灵,不亦乐乎.
诗意的生活 (2007年湖南省高考作文)
我常会怀念那些童年的日子,琐碎而清晰.在那些春天,当柳树刚刚长出那一点点绿芽的时候,田野里的拖拉机已经开始在辛勤”劳作”了;我们踏着刚刚被翻起的芬芳的泥土,在那里奔跑,欢呼,抓鳝鱼和泥鳅.偶尔,我会揪着妈妈的裤脚,在初夏的梅雨季节里走过村头的小桥,那些慈祥的老奶奶总是很欢喜地从那些李子或者杨梅树上摘下果子来给我吃.到了稻子成熟的三伏天,当潺潺的小溪边开满木芙蓉,在碧绿的芙蓉叶与粉色的芙蓉花旁边,农忙休憩时分,美丽的邻家姐姐羞涩的问着主人家:” 我可以摘一朵吗”?现在回想着那些情节,我似乎要醉了.
当然,我对于儿时的记忆远远不仅仅是鲜艳与清新的;到了霜降,天空与大地都开始泛出黄的颜色了.又是农忙,农忙之后大地开始休养生息.乡下孩子没有游乐场可以去,空空的田野成了我们最好的游戏场所.稻子打过后,田野里满是一堆堆的稻草.在那里,我们找来木棍打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稻草建起我们喜欢的草房子;为了在那里面过夜,连父母的打骂也舍不得回家.田野里的稻草堆放久了,下面会有老鼠打洞,在那里过冬.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喜欢把那些稻草堆掀开来,挖开老鼠洞捉老鼠来玩;而最好玩的是老鼠崽.老鼠崽是很可爱的:肉肉的,白白的,嫩嫩的;只是乡下孩子比较野,在我们的手上,大概再可爱的东西也没有好下场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