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作文题解析:三分天下 更重诗意

作者:津报网-每日新报  时间:2007/6/29 18:02: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13
  以上8道标题作文试题及天津卷试题明示着传统的命题形式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在吸收其他题型长处的同时也调整着自己,努力地寻求限制与开放的最佳结合点。今后,这种题型的发展变化值得关注。 
三、标题作文—— 
  传统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回归? 
  2005年高考作文16个作文试题标题作文仅有4个,占25%,而2007年高考作文19个试题中标题作文就有9个,占47.3%,增加近一倍。 
  上海卷今年作文题与去年“我想握住你的手”有承接关系,题目平易, 
 
审题不难。理解题目中的 “坎”可以把它具体化,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也可以把它抽象化,如:诚信之坎、诱惑之坎、困境之坎。选择什么样的“坎”至关重要,这是决定文章境界和立意高低的关键;而题眼是“必须”,强调了“坎”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跨过这道坎”为什么“必须”?虽然与个人的处境和经历有关,还应该同社会的需要相关联。如有条件,还可以冲破个人的“坎”,从关心社会发展、时代风云的角度去写种种必须跨过的“坎”,这就有了高度。记叙、议论、夹叙夹议均可。“必须跨过这道坎”可以写成人生感悟的诗篇,也可以写成关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畅想曲。 
  辽宁卷作文题沿用去年的标题作文命题形式,“我能”采用了某电信广告词,很容易联想到成功、迈向新高度,从心理层面上激发一种自信,让人联想到自我鼓励的豪言壮语。“我能”可以展开的角度非常宽泛,关键是如何从自身出发,选择“能”的领域,将“我”摆进去。当然,如果深究一步,那么可以这样去思考:当你说“我能”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你能正确估价自己吗?你在所“能”的这个领域有成功所需要的实力吗?因为一旦说“我能”,你就得担起承诺的责任,为之奋斗。另外,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从“我不能”的方面去思考,寻觅从“我不能”到“我能”的途径,不也是另辟蹊径吗? 
  江苏卷作文试题由连续三年的二元、三元关系题转为一元的标题作文,“怀想天空”和前些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遥望星空》类似,但也有区别。“怀想”是想念、怀念的意思。提示语中说每个人“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哲学家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生活的天空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心中的天空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精神的、情感的、人文的……应当从中选取值得想念、怀念的东西来写。如自己已逝岁月的奋斗往事,我国航天飞行的壮举,逝去的亲人、朋友、英烈……总之,“怀想”的,可以是生活的天空、历史的天空、艺术的天空、心灵的天空、爱的天空……题目看似简明,但如果把“怀想”等同于“遥望”“面对”,那就跑了题了。 
  安徽卷作文题将感恩母爱、报答母亲用诗意的题目来表达。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中,“提篮春光”是回报母爱的方式,难点在于对“春光”的理解。春光是无形而又可感的,是温暖的、和煦的,是能给人以关怀、慰藉和希望的。这说明,文章应该提倡回报母爱的方式不能只停留在金钱物质层面,更应当侧重在精神层面。把握了“春光”的内涵,并注意把“春光”这样形象化的比喻还原为现实中具体可感的举动,这就是构思和行文中要极力去落实的。文体选择上,记叙抒情类的文字相对好驾驭一些。如果选择议论文体,则需要有对生活现实了解的基础。 
  湖南卷作文题是19道题中唯一规定只能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文体的。“诗意地生活”,注意事项中特别注明要注意题目中的“地”字。用上“地”字,“诗意”就是状语,“生活”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了。实际上是说要过诗意的生活。解题的关键是对“诗意”的理解,它绝不仅是指吟诗作画的风雅,而是指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想到诗意地生活,容易联想到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实际上是摆脱精神的枷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从题目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看,如果写记叙文,必须写自己的经历;如果写议论文,只能夹叙夹议。 
  江西卷作文题是19道题中唯一的“二选一”作文题。“语文,心中的一泓秋水”将语文比喻为“秋水”。秋水给人的印象是丰沛、纯洁、平静的,用“心中的”来修饰,说明自己的爱怜、珍惜和憧憬。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写面对社会的浮躁、学习的压力和光怪陆离的诱惑,自己从语文这一泓“秋水”得到的安宁和快乐,从而表达我珍爱语文、语文陶冶我;若自己给题目加上寻觅、贮满等动词,那么这可以写自己是如何去实现贮满心中的一泓秋水,学好语文的。“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意思比上一个题目直白。爱,但是很难得到,是“不容易”;爱,但是爱不起来,也是“不容易”。如果能从爱好的角度甚至从对手的角度去思考,给语文以生命,文章可能会别开生面。 
  四川卷的作文题直面人生问题,启发考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一步与一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人的一生是由一步步构成的,所以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一方面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好关键的一步,对人的一生将有重要影响。把握住哪一方面构思成文都应当能符合题意。写好这个题目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对人生的思考。可以选择对个人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结合平时积累,注重真实体验,写出真情实感;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取典型事例,论证剖析一步与一生的关系,总结人生经验,这对于考生可能勉为其难,但也显示了他的成熟。 
  福建卷作文的题目平实,但审题立意有一定难度。乍看题目,容易陷入写自然更替的俗套之中,它检验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双音词题目往往不止一层含义。从字面上,季节可以使我们想到大自然的轮回,人们应该顺应规律办事;进一步感悟,还能从中抽取出人生哲理,由自然的季节想到人生的“四季”。具体构思上,如果平常你注意观察和感受,尽可以写你喜欢的季节,表达你喜爱的原因。如果你在观察的基础上又善于思考,那也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写四季轮回,人们应如何从中得到顺应规律的启迪;如果你将季节比喻成人生的不同阶段,还可以抒写对人生苦短、应惜时进取的认识。 
  以上8道标题作文试题及天津卷试题明示着传统的命题形式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在吸收其他题型长处的同时也调整着自己,努力地寻求限制与开放的最佳结合点。今后,这种题型的发展变化值得关注。 
趋势·来年备考注重积累积极应变 
  2007年的作文命题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的主体由过去徘徊多年的道德层面转向了更宽广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人文层面;从命题形式上,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并存,呈现多样性。所以即使从备考的角度看,作文教学也应该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校正以往不良倾向的基础上,尤其要重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