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同一题

作者:不详  时间:2007/9/4 7:37:3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105
  具有“双赢的智慧”(山东卷),自然值得“纪念”和“铭记”,它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自会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唯有“双赢”,才可能有真正的“长治久安”,这种“智慧”可能来自“文化生活译你成长的影响”,当然也有“留给明天”的“价值”。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是2005年唯一的材料命题,但也是开放性的题目。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能来自“双赢的智慧”,也必然获得一种“安然”。它那“纪念”、“铭记”和“留给明天”的“价值”毋庸赘言了吧?
  “跑的体验”(湖南卷),每个考生都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认识积累。班组、学校、社团、政党、 国家也都有“跑的体验”啊,这种种体验多么值得“纪念”,值得“铭记”呀!刘翔在奥运会上一跑,跑出了中国人在世界的“位置与价值”;王军霞在万米跑道上,跑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史诗;西部发展,与东部并肩跑出了“双赢的智慧”;而藏羚羊一跑,却牵动着舆论与良知的多少不“安”……
  对于“脸”(江西卷)与“纪念”、“铭记”、“安宁”的关系,还用多说吗?镜中我的脸,面前你的脸,文学作品提供了难以计数的个性鲜明的脸。不唯人皆有脸,树也有皮。形象的脸、抽象的脸,真实的脸、想象的脸。门有门楣,家有家风,人有人品,国有国格——这不也都是“脸”吗?
  “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卷)出自欧阳修的《浪淘沙》词:“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知与谁同?”其实,古往今来,任何一件进步事物,任何一位上进人物,无不是“今年花胜去年红”:米卢的“快乐足球”的“尝试”,使中国足球“今年花胜去年红”;苏东坡开创了豪放派——或曰“答案是丰富多彩怕”,或曰“心灵的选择”,使中华词坛“今年花胜去年红”……
  最后说到了给出两个图形的“圆形(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与星形(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福建卷),表面一看,多么新颖别致;其实,也就是两种属性不同的事物。“位置”是“星形”,“价值”就是“圆形”。“意料之外”是“星形”,“情理之中”就是“圆形”。“圆形”可以是“安稳”,也可以是“安于现状”;“星形”可以是不“安”,也可以是不“安于现状”。如果“凤头”、“豹尾”是“星形”,那么“猪肚”就是“圆形”……
  高考作文题目的这种开阔性、普适性和贯通性十分正常。《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表达与交流台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命题之间的这种贯通性,正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让我们再拉出第二张大单:
  这张大单开出,当然又给评说者以极大的兴趣和空间。哪题大气,哪题二流;哪题为难考生,哪题贵手高抬;评得个津津有味。真是无聊!高考是选拔考试,不同的作文题就好比不同的标尺,米尺、市尺、英尺,你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至于对作文教学的影响,那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掌控与运用。
  历年作文同一题,说来新鲜,其实并不新鲜。
  1994年高考作文是“标题命题”——“尝试”。也是由于当时考生只是单一地写自我“尝试”。优秀作文选上充满着尝试帮妈妈烙饼、尝试为同学理发、尝试麦当劳打工、尝试街上卖晚报、尝试帮邻居查电表、尝试班上作演讲之类的“眼镜盒里装眼镜”的“尝试”。很有创意的作文也就是尝试做一把淑女,大意如下——
  你看,我是一个女孩,可是生性风风火火,像个男孩。妈妈总说我:“你有个女孩儿样吗?”那今天星期天,咱就尝试做一把淑女。早晨起来,扭扭捏捏、娇娇滴滴、行不露脚、笑不露齿;可是秉性难移,电话铃一响,一个箭步蹿过去,原形毕露。到了晚上,算了,咱也不受这份活罪了,本色相见才最好。
  这已是相当地别开生面。
  可是,1994年北京考场上,也出现了一位勇敢不凡的同学,我们可以称他为作文思想解放当之无愧的先行者。这位同学没有绝大多数考生一样写“眼镜”尝试,甚至没有写一个严格意义的人的尝试;他写了一个北京猿人的“尝试”!作者还给自己的主人公起了一个名字“阿蛮”。作文大意如下——
  阿蛮一天幸运地猎获了一头野猪,他用父亲传授给他的方法,在河滩上精心挑选了一块薄薄的鹅卵石片,用来剥割野猪的皮。但是今天这头野猪的皮特别坚韧,剥了半天纹丝未动,阿蛮的手都被磨破了。气得他把石片摔向一边,无间中摔到一块坚硬的岩石上,鹅卵石裂成了碎片。生气归生气,活儿还得干。捡起被摔碎的石片再来剥割野猪的皮,阿蛮意外地发现,石片变得锋利了!如一道闪电,灵感的火花闪过阿蛮的脑际,他于是有意识地选择其他石块敲击这奇异的石片。经过笨拙、艰苦而曲折的努力,阿蛮终于打造出人类的第一把石斧!他顿觉胸腔风云涌动,豪情万丈,急于把这经验告诉自己的伙伴。
  作文的结尾写道:
  阿蛮高擎人类的第一把石斧,面向西天狂吼,夕阳投射在他的身体上,在他身后赭红色的岩壁上,映现出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结尾颇具象征意义,也很有震撼力——工具的制造,使“猿”变成了“人”。人,手握石斧,就在地球上打上了“人”的鲜明印记;人,手握自己打造的石斧,哪怕是如此简陋的一把石斧,也就注定成为人类栖身的这颗星球的主宰,就有了面对西天狂吼的权利。阿蛮打造的这把石斧,无疑是开启人之门的一把钥匙,应是人类最伟大的“尝试”成果之一!
  当年,这篇作文尽管得了高分,但仍被视为“另类”,甚至被认为是抄袭或套用,阅卷老师不能想象考生竟能开辟出这样一片“尝试”领域。我们可以设想,在高考作文命题多元化的今天,某份高考试卷,若以“尝试”为作文题目,那会是什么样子。应该与十年前有天壤之别——喜欢物理的同学可以写爱因斯坦的尝试;热衷化学的同学可以写门捷列夫的尝试;醉心足球的同学可以写米卢、郝海东的尝试;迷恋歌星的同学可以写王菲、周杰伦的尝试……
  从某种意义看,“尝试”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并无实质区别——移植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米卢、郝海东、王菲、周杰伦……的记忆,都未为不可,移植谁的记忆,就是在写谁的尝试。
  如是,类似的材料也可以写“习惯”——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时空合一”的新时代,改变了牛顿经典物理“时空分离”的习惯;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改变了化学科学领域孤立认知元素的习惯;米卢倡导快乐足球,改变了中国足球一味强调体能训练的习惯……
  于是,作文命题的贯通性一览无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现了牛顿经典物理的“转折”;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实现了化学由无序到有序的“转折”;米卢的快乐足球实现了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转折”……同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得物理科学“今年花胜去年红”;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使得化学科学“今年花胜去年红”;米卢的快乐足球,使得中国足球“今年花胜去年红”……同样,爱因斯坦站在牛顿的“肩膀”上;门捷列夫站在拉瓦锡、道尔顿的“肩膀”上;米卢则站在了高丰文的“肩膀”上……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