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散文的比较赏析

作者:黄蔼北  时间:2007/9/22 17:37:3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923
  萤火虫  
  (法)列那尔(1864—1910)  
  夜幕降临到困倦的树林。鸟儿回来了,在树叶间相互追寻。叶子声不比他们的翅膀声更响。他们很希望能看见点什么。但是,星星太远了,而月亮也未落到足够近的位置。此外,山楂果和蔷薇子的殷红色泽也不够。  
  忽然,为了给鸟儿的谈情说爱照明,谙于调配光度的青苔媒婆燃亮所有的小虫子。  
  (《中国中学生报》第1307期徐知免译)  
  萤火虫  
  柯蓝  
  萤火虫在夏夜的草地上低飞,提着一盏小小的红灯,殷勤地在照看这个花草的世界。  
  萤火虫,你不觉得你的灯光太小了么?不觉得你在燃烧你自己么?  
  萤火虫没有回答。它还在不停地飞来飞去,提着它那美丽的用生命燃起的红灯,飞舞在万花之中……  
  ——写于夏令营  
  (《柯蓝文集》第6卷)  
  萤火虫  
  蔡丽双  
  萤火虫,提着灯笼,飞舞在我的童趣,穿梭在月光笼罩的裙裾边。  
  祖母的葵扇,把萤火虫的传说,风进了我的心扉,直到今天还在闪光。  
  童年,是一张洁白的画纸,囊萤光耀心笔,柔曼的勾勒,留下了一串亮晶晶的焰痕。  
  小小萤火虫,白天默默充实自己,晚上盈盈闪烁光芒,尽心竭力照亮黑暗。  
  走出童年,远离故乡,萤火虫依稀的倩影,时时点燃我的思绪,化为笔尖的溢彩流光。  
  (《香港文学报》2005年第五期)  
  【阅读思考】  
  1. 试比较这三篇散文中“萤火虫”这一形象的异同。  
  2. 请分析这三篇散文各自的主旨。  
  3. 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谈谈你更喜欢哪一篇散文。  
  【思考提示】  
  1. 这三篇散文均以“萤火虫”作为描写对象,或引发了思考,或阐述了哲思,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相同的是,这三篇文章都抓住了萤火虫光亮微弱的特点,以小喻大,以此喻彼。而不同的是,在列那尔的文章中,萤火虫那温馨的情意(为鸟儿谈情说爱照明)是由青苔燃亮而行动的,是一种被动的举动。柯蓝文中的萤火虫,即使有人提醒“灯光太小”,这是在“燃烧自己”,但它也依然提着灯笼“不停地飞来飞去”。而蔡丽双的萤火虫则是充满情趣的“提着灯笼,飞舞在我的童趣,穿梭在月光笼罩的裙裾边”。 
  2. 列那尔的散文通过渲染环境的阴暗困倦,暗示了希望的降临往往是不期而遇,柳暗花明的,萤火虫在青苔的鼓动下为鸟儿照明,虽不太主动,但毕竟给寂静幽暗的深夜带来了温情的微光。柯蓝利用自然界的小事物——萤火虫,来折射人生,表现了人的崇高奉献精神,纵使自己十分渺小,力单光弱,但也要为别人作出自己的贡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蔡丽双则通过回忆萤火虫的穿梭与祖母摇着蒲扇讲述囊萤取光读书的故事,激励自己要不断地刻苦进取。 
  3. 列那尔的《萤火虫》反复渲染了环境的幽暗,采用欲露先藏的方法,突出萤火虫光亮的细微,使文章在阴暗中透出几许温情。柯蓝的文章将萤火虫拟人化,通过与其对话来凸现萤火虫无私奉献的精神,全篇的格调开朗轻快,充满情意。蔡丽双的文章则通过回忆,将时间跨度拉长,使读者感到萤火虫对“我”的激励由来已久,并仍将激励着我不断进取,文章的笔调很是细致。三篇散文各有特点,说喜欢那一篇文章都可以,只要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