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高考,语文怎么办——访扬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高潮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0/20 15:45: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551
  2008年,江苏省将实行新的高考模式。那么,广大学子应该如何根据新的高考模式进行有效地复习?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高潮。高潮老师多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并参加省市有关统考命题及阅卷分析研究,多次主编、参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高考复习资料。前不久,高潮老师还在全省高三语文教师“新课程、新高考研修班”上做高考专题讲座。
  记者:2008年我省将使用新的高考大纲,请问新大纲与以往大纲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高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新高考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江苏省将根据新考纲制定相应的考试说明。新考纲与以往考纲相比有如下变化:
  一、能力要求。新大纲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层级。与过去相比,增加了“探究”的要求。“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成绩。
  二、考试内容。
  (一)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语文一”至“语文五”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二)必考内容有4个方面,(1)现代文阅读。将“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改为“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删去了原来的“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要求,将文学作品的阅读放入选考内容中来;(2)古诗文阅读。新增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将原来的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删去;(3)语言文字运用。将“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改为“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将“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新增了“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4)写作。将“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改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将“书写规范、标点正确”改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
  (三)选考内容。这是新增加的内容,其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1)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具体要求为:“分析综合”就是要能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就是要能领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究”就是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具体要求为:“分析综合”要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就是要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就是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记者:请问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将会有何变化?
  高潮:2008年高考,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值由过去的150分增加到160分,文科还有附加题40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新增了古文断句题和论述题。试卷结构分为必考和选考两大块,必考内容占80%至85%,选考内容占15%至20%。 
  记者: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地区实行了新课程实验,请问2007年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题有什么特点?
  高潮:2007年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考纲的要求。例如宁夏/海南卷,试卷总分为160分,分为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大部分,第一卷阅读题又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大板块组成,选考题分别考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林冲见差拨”的小说选段,实用类文本阅读考了“叶圣陶在四川”的人物传记,既有分析概括的要求,又有评赏探究的要求;再如福建卷,简答题要求考生从《红楼梦》、《家》、《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四部中外小说中,任选两部,按要求简答,每题100字左右,福建、上海的作文题分值均增加到70分。 
  记者:请您对2008年江苏新高考作些预测好吗?
  高潮:只要考试大纲和江苏具体规定没有大的变化,即可作出如下预测:
  一、试卷的大体结构由必考与选考两大部分组成;二、必考内容的组合方式以阅读贯穿首尾,知识题穿插其间,或知识题放在第二卷语言表达处;三、选考内容的题型分为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文理科试卷或分或合,选考内容的赋分绝对相等;四、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和阅读题中的选考题,将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五、附加题的命题形式,可能以论述题为主,如“李白被称为酒仙,请结合你所阅读的有关诗文谈谈对李白诗酒人生的看法”,这也可能是试卷变化的最大亮点;六、160分的配置问题,增加的10分倾向于加在作文上。
  记者:作文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请问作文命题有什么趋势?
  高潮: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由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发展。从对写作的文体要求来看,呈现出既限制又开放的态势。2004年至2007年,都是清一色的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从考场作文看,也是百花齐放,什么文体都有,议论文、散文、小说是大多数,也有用剧本或说明书形式写作的。 
  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估计仍旧会保持“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并重的趋势,不会再回到单一的命题的老路上去。至于文体,也仍会坚持其开放性并有所创新。尤其是今年的供材料命题作文“怀想天空”,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文章才能“出彩”。这一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一定不能只训练一种文体的作文,只写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文体。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要练习,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的文章都得训练。只有“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都练就了,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写出“高品位”的文章来。
  记者:如何安排好2008年新高考的复习?
  高潮:我认为要及早安排,整体规划,切实落实训练点。
  一、教材处置。一至五“必修”模块和“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等五个选修模块,目前已基本学完,剩下的11个选修模块如《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文学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论语、孟子选读》等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选修,因为各地的高考题中均有涉及,可采用选讲、专题讲座、以练代讲的方法进行落实。
  二、作文训练。要明确训练要点,把握命题热点,做到序列化、科学化,从选材、布局、立意、表达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每周读一篇千字文,隔周写一篇作文,先训练记叙文写作,再训练议论文写作,最后再训练散文、小小说的写作。作文的训练可以专题形式出现,每个训练分为“训练题目、文体概述、审题指导、偏误举隅、例文点评、真题探究、巩固训练”等若干训练点。
  三、时间安排。第一阶段以复习必修模块为主,每两周一个模块,第二阶段以复习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为主,第三阶段以复习诗词鉴赏为主,第四阶段以复习文言文为主,第五阶段以复习现代文阅读为主,作文穿插其中。每一阶段的复习要将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有机结合,如文言文的复习,既要掌握巩固必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同时也穿插“唐宋八大家”中的游记类、传记类、论述类的散文,穿插“论语孟子”等诸子散文;再比如现代文阅读训练,可以将其分为文学类、实用类和论述类三个板块,实用类的阅读可将新闻、访谈、传记、调查报告等进行分门别类,落实专项训练。
  记者:扬州中学作为扬州教育的“领头羊”,请问你们是怎样安排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的?
  高潮:综合训练十分重要,目前我们以2007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题作为综合训练题,让学生进行历练。模拟训练拟从2008年初开始,打算用南京、苏州、南通的统考模考试卷,另外自己准备命一部分试题,以上海卷、福建卷、山东卷、广东卷、宁夏/海南卷为模式。一种是将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另一种是由阅读题贯穿始终。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