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拯救到超越

作者:肖达辉  时间:2007/10/26 15:39: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44
  书是什么?刘向说书是药,叶文玲说书是生长果,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却认为书是魔法石,能拯救自己,超越自我。
  师范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边远山区任教,一盏煤油灯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条件的艰苦可想可知,此时,社会正掀起下海、打工的浪潮,不少农村去的打工者收入都比教师高。我感到很失落,开始抱怨,抱怨教师工作的劳累,抱怨社会的不公,真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后悔莫及!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氓》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拯救了我,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奉献,明白了抱怨是弱者的象征,于是重新燃起了工作激情,每做一项工作,头脑里都会闪现保尔的身影,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感觉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而有意义。我常想当老师带着一颗高尚的灵魂走进工作时,还会感觉艰辛吗?
  读书不仅拯救我的灵魂,还拯救我的幼稚。曾以为凭自己的学识水平应付山村学生不在话下,可在教学中一次次出现的问题,使我不知所措,我这才意识到,教好学生不仅要一桶水,更要有源头活水。于是相继参加了专科、本科段的自学考试,多少个日夜与书相伴,一本本书如同一道道迷人的风景,令我神清气爽。一路走来,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一直走在读书的路上,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使自己的教学富有诗意,课堂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舞台。
  读书除了拯救自己,更多的是让自己获得超越。工作这么多年,自己和同事常说着一句永不变更的话: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你的柔情差生永远不懂。可牢骚过后,依旧重复着昨日的故事。是朱永新教授的一席话猛然惊醒了我: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你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你用心教了多少年。教育者首先是个思想者,只有善于反思、求索的教师才能进步。于是我开始思考、解答工作中的种种困惑,开始走近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大师。一部部教育书籍就像我睿智的导师,给了我无尽的教诲,陶西平的《让失败率为零》,让我意识到教育必须整体优化;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让我明白教师对学生的精神虐待猛于棍棒。在与这些教育专家、名师交流碰撞后,我写下了《师爱的思辩》、《后进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等读书心得,发表于《当代教育》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书的魔力,使我看问题更全面、更深邃。
  读书让我在教育思想上有所超越,也让我在教育艺术上得上超越。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教给我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万玮的《班主任兵法》,教给我在自保前提下,与学生心灵交锋的策略。从此,班工作变得游刃有余,充满情趣。李希贵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让我思考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开始了“五步三动”主体性阅读实验的课题研究。感谢领导,免费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古往今来的教育大家,使我走出迷茫,获得超越。
  我们教师生活很平淡,但有了书,就不再平庸,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情怀,一种幸福。读书,使你如春风,掠过千山万水;使你如雄鹰,翔过精神家园。在教育职业日益市场化,教师个体日益商品化的当前,教师如果不读书,就无法使自已保值、增值。即使今天辛苦工作了,明天可能也得辛苦去找工作,因为不读书,自己就已经落伍了。为此,我愿在读书——教书——读书的大道上,追求人生的卓越,铸就人生的辉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