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高考作文“升值”的目标如何保证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0/27 21:40:2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93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高考作文“升值”的目标如何得到保证。具体说来,就是好的方法出台,随之所带来的问题是作文教学怎么教、作文评分怎么评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对作文“升值”意义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达到初衷,只是一味地以某种评判为标准,强行打分的话。那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标准化作文教学,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想而知,也是标准化作文。换句话说,就是相应配套措施跟不上的话,还可能会弄巧成拙,不但提高学生对母语运用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有可能成为现代八股文。
笔者认为,单从作文本身来看,它所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体现的是学生的思想能力、逻辑能力、文字能力、知识面等各个方面——这是对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的途径。所以,作文不是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中所学的语文认知内容,而是考察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种文学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特别是这种文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劳,也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所能完成的,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产物。说白了,这种素养的养成关键,就是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和思考的深浅。试问一下,一个学生从小到大,读过多少书?读的是哪些书?又理解了多少?这些,最终都会通过作文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对于作文的教学,关键不在老师教导如何去写第一段、如何去写第二段,更多的是学生要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多思考。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再加以不断引导,不断对学生作文所发生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那么,相对应的在高考作文评分方面,也应该注重作文本身的立意、立文。不应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发挥,应用开放试评分方法来评分,以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力。
这样一来,避免了标准化作文的弊端,又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母语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达到了高考作文“升值”的初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