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之我见

作者:张朝成  时间:2007/11/9 6:51: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298
  一个社会提倡什么,说明它在这方面缺失得太多。
  我们提倡节约,是因为资源浪费严重;我们提倡环保,是因为环境破坏严重;我们提倡诚信,是因为我们身边不诚信的例子太多。
  棉花可以是假的,奶粉可以是假的,大米也可以是假的。我们不禁要大声地问一句: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难道我们一直是一个缺乏诚信的民族吗?不!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有一天,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我们宁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治国如此,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比如我们从小就听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个孩子以为自己戏弄了别人,孰不知当他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已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而丢失了性命。
  信任又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养的基本内容,要求每天检查反省,是不是做到了忠信。他解释“信”时说:“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
  “信“的含义我们明白了,那么””诚“呢?它又有哪些含义呢?
  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又有新的发展,把信与诚相连,称“诚信”。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从天道诚信来进一步说明人必须诚信的道理。诚,是实的意思。就是真实、实在,没有虚假。天道,用今天的话说,是自然之道的意思。天地之间,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交替,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生长繁息,都是真实、实在的,没有丝毫虚妄;虚妄的东西,在自然中不能存在。所以说,诚是“天之道”。既然自然之道真实无妄,人也就应该如此,也应该真实无妄。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这样就深刻地说明了为什么必须诚信的道理。
  有一位企业家,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电视媒体采访他,问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说就是靠的“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做人就要老老实实,做事就要认认真真。说的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的道理。
  诚信,是自然界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遵循这一“天道”:信任别人、被人信任、实实在在、真实无妄。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在这里,诗人告诫我们:要使自己的生命精彩亮丽如花绽放,就必须诚实守信,在生活中做一个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
  桐叶封弟的故事说的是诚信;商鞅立木取信讲的是诚信;汉代的季布“一诺千金”谈的是诚信。刘皇叔因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成就霸业,天下三分;唐太宗以诚信对待臣下,迎来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诚信是暮春三月火红的杜鹃花,让彼此冷漠戒备的眼神里充满融融春光;
  诚信是跨越国界的优美旋律,为画地为牢的心灵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诚信是陶渊明手中的如椽大笔,为我们勾勒出桃源盛世的和谐与安详……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信来体现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执着。让我们手持用诚信打造的人生名片,畅行天下,走出一路精彩,走出一路辉煌!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于05-17 16:09发表评论: 第1楼
  • 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我觉得,值得我们借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