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原动力
作者:自贡旭川中学 曹泽均 时间:2007/11/13 2:27: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10
这些例子听起来很有道理,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这些伟人、名人、成功者都不是被动地学习,他们都有一个理想,并且自愿为之付出一切可以付出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娱乐、健康。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付出了从不后悔,不管结果如何,义无反顾。理想成为意志,意志转化成行动,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反过来又强化意志、坚定理想。映雪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何要如此用功?简单的认为他们勤奋好学是意志力强的结果,这是不全面的。
其次,他们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至少是喜欢的事,这一点不能否认。马克思、毛泽东的勤奋已经超出学术的范畴,是一种政治理想的实践活动,对此的执着可以献出生命。爱迪生、牛顿搞发明完全上瘾,阻止都困难,他们在冥思苦想和危险的实验中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愉悦和身心松绑,何乐而不为呢?这和青少年迷上游戏、成年人沉醉于打牌差不多。
第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自己和公众的正面激励,成就感由弱到强,痴迷于此不能自拔。无法想象菜鸟会长时间痴迷于游戏,牌技奇差的人好赌。
综上所述,学习的原动力不是意志,不是眼前的功利,不是逼迫,而是人知性层面的天性,好奇、好玩、好处;理性层面的理想前途、自我实现。
所以,要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必须挖掘利用其好奇好玩并想从中获益的感性心理需求,进一步引导、强化其理想前途、自我实现等理性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痴”级的人物才是真正的专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