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约2500字。
《拿来主义》课堂讨论
吴良高
师:《拿来主义》体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光辉。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早已加入了WTO,再读《拿来主义》,更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去“拿来”呢?
生(1):鲁迅先生说,“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 !他认为,“拿来主义”首先是要“拿来”“占有”,再“挑选”,我觉得应该先“挑选”再“拿来”,这样我们就不会拿来无用之物,腐败之物。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发表看法。
生2:鲁迅先生说得很明白,“拿来”之后,“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就是“拿来”了无用之物,腐败之物,我们也可以根据鲁迅先生说的“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原则,把它毁灭就是了。
生3:我觉得还是鲁迅先生说的对,先“占有”再“挑选”。“占有”是前提,广泛地“占有”才有“挑选”的余地。“占有”不是目的,“挑选”乃我所用。
生4:“挑选”之后再“拿来”,环境变了,当初认为有用的东西,“拿来”之后就不一定有用,而有用的东西却又没有“拿来”。所以,我认为也应该是先“拿来”,先广泛地“占有”。
生5: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我担心有的东西“拿来”之后,就不一定容易毁灭。比如说,拿来坏东西,就难免产生坏影响,要消除坏影响,我看就很困难。所以,我也同意先“挑选”再“拿来”。
生6:“拿来”了坏东西,的确会腐 人,所以,我也主张先“挑选再“拿来”。
生7:先“挑选”再“拿来”有明确的目标,可以避免盲目性。
师:“请神容易送神难”,我认为要看什么样的“人”请什么样的“神”,如果是大神仙请小神仙,请也容易,送也容易,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要准确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思想,不能断章取义,要完整地把握,至少我们要全面地深刻地理解《拿来主义》全文,做到融会贯通。
生8: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者条件是:“首先这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沉着”“勇猛”,就是我们不要怕这怕那,不要做“ 头”“混蛋”。被“拿来”的坏东西腐蚀的人,多半是鲁迅先生斥责的“废物”,他缺乏辨别,自私,为了个人的欲望,“大吸剩下的鸦片”,结果非受害不可。如果具备“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品格,不管是先“拿来”再“挑选”还是先“挑选”再“拿来”都是可以的。(学生鼓掌)
生9:“拿来主义”是原则。是先“拿来”再“挑选”还是先“挑选”再“拿来”都是“拿来主义”原则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运用。就算是先“挑选”再“拿来”这个“挑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