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浅谈如何读书
作者:不详 时间:2008/3/31 21:29:1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497
多读书,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更应该如此,因为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但他从不停止读书,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哪怕只有分秒。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他的中南海故居更是书的海洋。
对于好书,我们应该认真地学,反复地读,这样才能读出书的魂。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时不妨拿起笔,对自己感兴趣或者在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书眉或者是空白的地方有所批注,这对读好书是很有帮助的。读完书,可以写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转化成文字,这对提高自己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也有一定帮助。但不要读不好的书,因为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广泛阅读多方面的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喜欢的方面,尽量做到博览群书。但我们必须有所侧重,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咬文嚼字上,更多的是了解作者的情感和书的深处。但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很难是非常精湛的。
我们应该坚决杜绝死读书、滥读书。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学了一门知识就不停息赶学另外一门知识,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学到些,智力却很少增长。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他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让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热爱读书,做到读好书,多读书又不死读书。从书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陶冶自己的情操。
文章评论
共有 5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