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批评的教育不负责任
作者:不详 时间:2008/5/27 16:25: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17
培养人才的“三维”
经典语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讲到关于教育的本质,林格教授表示,正如卢梭所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始。对孩子关爱最多的人莫多于他的父母和家人长辈,如果孩子对这些最亲近的人也产生不了爱心、孝敬之心,你还指望他去爱别人,这是不现实的。所以,看一个孩子有没有爱心,做人方面有没有好习惯,首先看他有没有孝心。
现实问题在于,现在的父母包括父辈和祖辈对孩子很有爱心,而孩子对父辈、祖辈的孝心是很不足的。比如,问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天,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都记得牢牢的。给孩子过生日是家庭的大事情,可是倒过来问孩子,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如果不经过教育、引导,能记住的不超过一半。而且在孩子生日那天,庆贺的第一主题应该是感谢父母,因为孩子生出来的那天是“父忧母难日”,但现实中很少有哪个生日会是以此为主题的,好像我们的孩子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是因为没有形成习惯。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
经典语录: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是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做事的核心是要遵守规则,培养责任心、抗挫能力。大家一定有感受,觉得没有责任心,没有抗挫能力的孩子长不大。
我的老师孙云晓教授说,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体现了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孩子光学习好就行吗?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大学的负责人说,考进这所大学的学生里有35人有自杀的倾向。考进中国最好的学府,那在成绩上都是百里甚至千里万里挑一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人格上有问题,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问题。
就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教育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在反思教育的时候,都认为对孩子太严厉,批评太多了,从而提倡一种激励教育,对孩子要多加赏识和表扬,而忽略或放弃了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是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曾经有一所私立学校规定不许批评孩子,我说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父母的一个神圣的职责就是对孩子说“不”,并且坚持到底。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不对孩子说“不”,还有谁对孩子说“不”呢?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具体而言,如何培养习惯,应当培养哪些习惯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和十几位专家最后敲定,中小学阶段应当培养12个习惯,这12个习惯在全国各地推广之后,反响强烈,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赞扬。
第一个习惯: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第二个习惯:孝敬父母;
第三个习惯:做事情有计划,有目标;
第四个习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第五个习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第六个习惯: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第七个习惯:耐心听他人说话;
第八个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九个习惯:微笑待人;
第十个习惯: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第十一个习惯:认真写字;
第十二个习惯: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