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作文审题四步法

作者:不详  时间:2008/6/12 10:47:4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590
  1         训练方式
  ⑴文字材料作文审题四步法:
  第一步,看清作文要求。
  第二步,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找出对应关系。
  第四步,分析因果,确定论点。
  ⑵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步指导、训练,选择一些文字材料,分四个阶段,分别训练;第二阶段进行综合指导、训练,可以选择或改造近几年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先根据评卷的评分细则明确可以从哪些方面立论,然后反推,建立对应关系,分析因果,这样可以保证训练的有效性。把训练和平时作文结合起来。
  2         样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人个开始热衷西方的文化,特别是一些在西方才有的节日,在我们这里也被隆重地庆祝着。为此,2006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扬名、武汉大学陈乔见等十位名校博士生联合署名发表文章抵制中国人过西方的圣诞节。无独有偶,2007年12月22日,成都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学校严禁学生在12月20—28日期间上街参加圣诞节群体聚集活动。
  看了这些消息后,你有何想法?请针对消息内容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写成论述文体,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要求有:内容要求是写自己的想法,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体要求是写时评;其他要求是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有效信息有:改革开放,外来文化,中国人,节日,扬名,陈乔见等十几名博士生,圣诞节,成都教育局,影响,热衷,发表文章抵制,发通知,要求学校严禁等。
  对应关系符合作文要求的主要有三组:
  分析三组对应关系,就比较容易确定作文的论点:
  中国人热衷西方文化其实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要捍卫民族文化的纯洁性;
  改革开放就是要加大与外部联系,外来文化不是洪水猛兽;
  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民族文化传统深厚,要有民族文化自信心;
  中华文化之所以蔚为大观,就是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纳百川方能成“海”;
  文化是民族综合意识的反映,不能小看过洋节,要有民族文化忧患意识;
  我们许多人,包括某些政府官员官本位思想较重,习惯于简单粗暴行事,文化岂能一个禁字了事,等等。
  进一步审视,如果把第一组对应关系作为背景,和二、三组形成一个更大的对应关系分析立论,会更符合材料的意思。
  3         反思
  ⑴常见的文字材料作文大致有两类:
  第一类是叙述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描述一种景象,或者引述一句或一段话,接着列举一些与此相关的评论,或者对此直接议论。然后要求学生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之内作文。我们把这一类文字材料作文概括为:材料+评论
  第二类是只叙述社会现象,描述景象,引述语句等而没有列举相关评论。
  ⑵对于第一类文字材料作文,我们认为相对而言,不存在审题困难——当然如果你刻意求新,那就另当别论。因此我们主张学生可以直接根据材料中的评论,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话题立论作文。
  ⑶对于第二类文字材料作文,审题难度稍大一点。我们引导学生主要分四步来审题,我们把这称为文字材料作文审题四步法。
  第一步,看清作文要求,也就是认真阅读有关作文的显性的或者隐性的提示性语言,避免犯技术性错误而造成无谓失分。
  第二步,提取有效信息是审题的关键。我们要求学生不用在有效信息概念上兜圈子,把材料中涉及事件、现象等的名词以及相关动词等尽量多地找出来,如果不是有效信息,在第三步找出对应关系时会因为无法找出与之对应的因素而被筛选掉。
  第三步,所谓的对应关系是根据材料内容把相关的人、事以及表示行为动作态度等的动词分成不同的组。
  第四步,分析因果,是在第一步看清作文要求的前提下,分析第三步找出的对应关系中人、事之间内在联系的相关因素,从而提炼出合理的论点。一般情况下,只要分析一组对应关系立论,就可以写出切题的作文,但是有时需要分析几组对应关系并加以综合才能写出切题的作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文要求有的是显性要求,有的是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明确写在“要求”中,而隐性要求就可能隐含在材料的叙述中了。
  ⑷所谓文字材料作文审题四步法,是试图从思维过程上给学生搭建一座从材料到论点的桥梁,使其思维有路径可依。所以不能涵盖所有的文字材料作文的审题。由于侧重思维过程,所以该方法对由对应关系合理推出论点的认知就没有涉猎。
  广州市第16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