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作者: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南江一中 胡文辉  时间:2008/6/16 7:43:1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48
  一、阅读的基本分析能力。
  基本分析能力指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行文线索等能力。
  主要考点:1、分析文章的结构;2、找出能显示出文章结构层次的词语、句子;3、找出表示过渡、照应的词语、句子、语段;4、排列文段句子的顺序;5、根据文章的脉络,将打乱的语句、文段归位;6、分析并理清文章思路。
  答题点拨:分析文章思路,首先必须通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辨别文章体裁。不同文体在结构上各不相同,要结合实际来分析文章结构。
  记叙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来组织材料,可从时间的先后顺序,地点、场景的转换,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表达方式和人称的转换等角度进行分析。
  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及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材料,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分析结构层次。
  议论文常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安排文章结构,主体部分常采用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等结构形式,可按此基本格式去划分结构层次。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应依据其各自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二、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
  整体把握能力是一种基本而又综合的能力。它主要指阅读时从整体上感知、理解、概括、评价文本的能力。具体为,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大意,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概括文章的中心和要点,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等。
  主要考点:1、概括文本内容;2、领会文章的主旨和寓意;3、把握全文结构;4、概括人物形象;5、概括文中表达对象的主要特点;6、感受文章的情感价值(倾向);7、评价作品的基本写法与表达技巧 。8、提取全文的关键信息,如总说句、中心句等。
  答题点拨:1、抓住文章的标题来迅速感知文章的内容;2、运用概括全文的方法或阅读文章的首尾部分来领会文章的中心或主旨;3、运用直接提取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总说句;4、运用概括的方法来浓缩文章的基本内容;5、运用概括的方法来理解文章表达对象的基本特点;6、运用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来判断文章的结构模式;7、用抓住文章语言标志的方法来理清文章的顺序或思路(如时间、空间变化的词语等);8、用分析文章线索的方法来理解文章的构思方法。9、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10、根据所掌握的写作知识来理解、说明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技巧等。
  三、阅读的概括提炼能力。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纳在一起,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
  主要考点:1、提炼记叙的要素;2、概括文章的情节;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4、提炼刻划人物的方法;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征);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大意;11、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12、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答题点拨:1、采用标题诠释法,因为许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段的中心,应结合文段的内容对标题的含义进行解释。2、可以采用找中心句法,因为中心句有统领的作用。3、采用摘要法,文、段的意思总是多层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层层递进的,那就提取它最后归结的意思。4、可以采用联合法,如果文章段落、层次的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它们联合起来,再简要概述。5、采用词句整合法,文、段的主要意思,通常是通过重要的语句或关键的词语表达出来的,我们把这些相关的词语或语句重新整理,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意思。6、采用概述法,某部分的意思有时候很难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那就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此外,在答题时要注意几种方法的交替使用或综合使用。
  四、阅读的阐释解说能力。
  阐释解说能力指的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说明、解说、解释,根据要求下定义、画表格、作图形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考点: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后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的含义进行解说。4、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5、对文章的主旨进行阐明。6、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说明。7、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领悟、阐述和述写感想。8、根据具体的描述,给描述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并进行解说。
  答题点拨:1、联系语言环境,如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对句子、文段的内容进行表述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进行。2、注重整体感知,如阐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对文段的内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明,要注意整体感知、把握文段、文章的内容,进行准确表达。3、提炼信息及要点,如解答画表格、画图形题型时,要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组合后准确表述。 
  五、阅读的语言品味能力。
  语言品味能力指的是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和文段品读能力。
  主要考点:1、在具体语境里品析词义、体会句义;2、比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与效果;3、品析词语的准确性、严密性、形象性等;4、品析成语、俗语等的精确及表达作用;5、品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6、品析段落及全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题点拨:1、要紧密联系语境;即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来品味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要瞻前顾后,揣摩词、句、段之间的前后联系。2、要准确把握角度;如表达意图、语体(书面语、口语)、感情色彩、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3、要精炼准确地表述。比如,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形象优美,排比的作用是使语言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感情强烈,对偶的作用是使语言形式整齐、音韵铿锵。
  六、阅读题解题技巧
  (一)、平心静气,读懂全文。对阅读题,千万不要慌乱,慌则意乱,意乱则思维不清。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首尾段,每段的首句,过渡句、段应给予高度的注意。因为这些句子往往起到提纲挈领、揭示中心的作用。另外对于数字、年代、人物、地点、事件及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弄清“六要素”,准能把握文章。
  (二)、看清要求,逐一作答。先将阅读文章通读一遍,看清阅读要求,能解答的阅读题目可就地解决之,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寻找答案,答案往往在文中,只要仔细搜索,不难发现。
  (三)、先易后难,各个击破。有些阅读题的答案一目了然,要果断填上,不然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甚至会因其容易而大意失荆州。一时没把握的题目,不要老对着它苦思,而是先放一放,继续往下答题,也许答案就在下文中,也许因暂时放松灵感突至,答案得来全不费功夫。
  (四)、抓住难题,反复推敲。对于较难的阅读题,要认真分析比较,站在全篇的角度,融会贯通全篇的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反复推敲,选出最佳答案。
  (五)、不留空白,方无遗憾。对于难解之题,有的考生望而却步,不写一字,留下空白,这是不负责任和欠考虑的做法。现在的试卷没有“倒扣分”的规定 拿不准的题目,也要把自已的思考结束答上去,也许,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答案,即使答错了也,也不会有损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