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师相约,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作者:不详 时间:2008/9/20 7:46: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00
对于李镇西,我想教育界的人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现为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兼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很难想象一个人能身兼数职到这种程度,集学者、官员、教育理论家于一身,更难想象的是他在每一个领域都有见地和建树,这一切不得不让人瞠目和钦佩。我生平不爱追星,但这次我却是冲着我的“偶像”前去听讲座的。
其实,我很早就“认识”了李镇西老师,只是李老师不认识我,呵呵。2006年我来到教育在线论坛,于茫茫网海中寻到了李老师的足迹。我像无数论坛上的学习者一样开始了对他的关注,阅读他的教育日记,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实践他的教育方法,开始了漫长的精神追随。当听说李老师即将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激动、欣喜、敬畏、感恩纷纷涌上心头,但最终这一切都化为了对李老师的满腔虔诚。
26日我早早地来到市委党校报告厅,在最前排的座位坐下,因为我想尽可能地近距离地接触李镇西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晚了就没有座位了,毕竟在自己家门口目睹大师的风采、聆听大师的教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8点30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准时开始,他如数家珍地说起了自身的教育成长经历,边讲演边在屏幕上显示一张张温馨照片。于是我们便跟随着李老师一同回味,一同咀嚼,一同进入了他的报告主题——《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李镇西老师向我们谈人生感悟,谈旧德育困境,谈新德育特点,谈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方法等。听着李老师的讲座,我的心仿佛又被洗礼了一遍。一些曾停留在记忆中的体会慢慢地鲜活起来,一些曾经的困惑突然开朗了起来,还有一些则是我所不曾知晓的理念,这一切都如同一阵春风吹进我的心坎,是那样温暖,那样清新。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知名人物对教育教学的忠诚执著,对学生的平等博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其中李老师的许多话我已经在他的文章中读到过,但这次亲耳聆听,仍然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让教育充满民主精神!”李老师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存在方式,需要的是一种胸襟、理解和宽容。(杜威)” 李老师曾在多篇文章中阐述过“民主”,此外“爱心”也是他提到的较多的词,“爱心”和“民主”是他的教育教学基石,这与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我想这两个词在教育教学中也是永不落伍的。
“班主任应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要拥有如此三心情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完全发自于肺腑。想想 李 老师曾与学生趴在地上比学狗叫;曾为一名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写了5000字的帖子;曾在开学初给每位学生写一封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工作中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有角色互换意识,这是真理。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可用这句话经常鞭策自己。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用精神播撒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不知道有多少数不胜数的老师把这句话作为班级名言呢!
“我每天要做的‘五个一工程’: 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名人的教育行走方式,成功源于坚持不懈,成功源于阅读反思,成功源于笔耕不辍。
……
讲座中李老师的经典理念,精彩语句举不胜举。会场上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声声笑意,让听者不知“枯燥”为何物。李老师那颗敏感的心灵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在爱别人之中体验着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感恩,一种圣徒式的期待。从他的报告中我反复体验着生命的激情与欢乐。一旦爱已经成了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成了他的存在方式的时候,我们立刻会感知到一个人的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李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事业,又把事业变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说他的兴趣爱好就是他的教育事业,李老师的生命也就在教育之爱中得到了升华,他应该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高贵的执著和追求已经很罕见了。
合上笔记,走出会场,我的步子竟然变得异常轻松,我的心中又多了几分力量。我想此次真是不枉此行,“满载而归”了!感 谢李 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威海市教育学会为会员们提供的免费“精神大餐”,当然还要感谢自己的专心听讲。但愿,我们都能像李镇西老师一样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