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扎实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凉山州会理县第二中学 朱宝坤  时间:2009/3/21 22:00:5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67
  语文是美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每一句话都是一首诗,每一文章都是一首交响乐。我们对语言美、情感美、书写美的追求要永驻心间,用智慧去结交语文,用生命去体悟语文,用激情去教授语文。那么每一篇课文都会充满着迷人的魅力,每一天的语文课堂都会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用语文教人,在丰富的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
  每当打开语文课本,我心里涌动的是一种敬畏,一种感动,一种虔诚,心绪在字里行间流动,灵魂在淡淡的墨香中净化。它们或精雕细琢,或自然清新;或花团锦簇,或朴实无华;或凝练厚重,或简约委婉:它们都是灵感与智慧的结晶,是文人先哲对自然万物、天下苍生的深切关爱,对人生风云、历史沧桑的真切感悟,对至真至纯人性的热忱歌颂。它们提醒我在人类生活中“崇高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保持崇高的情操是人间美好的根源。
  在语文课堂里,我们要运用这些恳切优美的文字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朗读书声中,把正义和真理,睿智和善良内化为灵魂血肉,铺就他们精神的底色。读超然逍遥、清洁悲悯的庄子,读推己及人仁爱孝悌的孔子,读以饥寒之身永怀天下苍生的杜甫,读“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豪迈的苏轼,读对中华民族充满悲怆赤诚的穆旦,读“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至孝至贤的李密,读“眼泪不为一己之痛而流,为芸芸众生而流”如佛般慈悲博爱的人生境界……学生在对一篇篇意蕴丰厚的文章的诵读中,美化言辞,醇化情愫,纯净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让学生记住两句话“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一生阅读,一世成长”“以好书为伴,就是以高尚的人为友”。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化人也深,入人也速;这里没有唠叨的灌输,一篇篇平实自然的文字,晓人以理,动人以情。这时,我更深刻的体会到:选择语文就意味选择了崇高,执着于那份崇高,会使你摒弃低俗丑陋而跟高尚对话。它会使你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用语文教人,在扎实的阅读训练中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技能性。知识是重要的,它是发展技能的前提。但是,我们应当做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能够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谈论语言的人。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①所以让学生能运用语文服务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老师应加强指导阅读训练,在美的品读和赏析中,学习规范优美的汉语言,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并将这些语言和技巧内化为一种语文能力,用它来得心应手地再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阅读教学中,在对经典文章的讲析后,可让学生重点揣摩作者的某种写作技巧或某些精彩的语段,并进行片段仿写训练,把文章的写作技巧逐渐内化成一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使学生真正会运用语文。
  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把平常甚至是破败的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细腻感人。在教授本文时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散文的技巧,“散文的美未必都来自美的景物,重要的是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处发现动人的色彩”;再启发学生进行仿写训练。选取一个季节的景物为描写内容,通过细腻的描写、优美的文字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含蓄深婉地表达内心情感。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运用丰富的想像、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的写法;李煜《虞美人》中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夸张将抽象的愁形象化的写法;柳永《雨霖铃》中(上片写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写情人话别时的种种情态,下片设想别后生活的凄凉、寂寞)虚实相济,自成妙境,表情达意酣畅淋漓的写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悉心揣摩、借鉴学习的。可让学生写文学赏析,也可以进行仿写、改写、扩写训练。
  二、阅读教学中,用教材教语文,我们不能做一个平庸的老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思维内涵,创造性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可以启发学生对他 “孝”的背后作深层解读:① 李密的“孝为先”是美德,尽孝是尽忠的前提,孝小家才能忠大国。②面对龙颜的压力李密不为所动,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李密不为所动。③“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是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是不事二主的性格使然?是为了更大的利益所得?李密是个聪明人,生活需要聪明。④生活时时面对选择,需要一份冷静,需要一份思考。⑤说话要有技巧——这是生活应具备的能力。
  又如,教学《雷雨》时,课后有个课堂小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再深入“你认为鲁侍萍对周朴园有没有感情?在文中找出合理依据”。这样的训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敏感的文学揣读能力。
  让语文永远美丽,我们无悔的坚持
  语文教学充满了魅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理性的光芒。我们要做有思想、有激情、有追求的语文老师。学习没有止境,我们只有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追求,才能无愧于神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将一切机会都当作语言演练场,从听说读写中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那么,我们就能从容应对高考。
  在教学中,我还长期坚持将学生的优秀习作编辑打印,发在班上每一个学生手里,交流传阅;有时还把特优者送到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让他们明白:用经典的文章,陶冶我们年轻的情怀;用深沉的文字,传达我们真切的人生体验;用优美的语言,服务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语文原来如此美丽!
  2008年8月23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