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名篇》
作者:不详 时间:2009/4/19 14:39:3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75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5、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6、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7、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8 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9、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 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 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10、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读书心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一,只要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要做那种虚假的,不切实际的人。不希望学生进入学校就好象进入了一个舞台,把自己伪造成一个老师喜欢的孩子。没有错误,没有缺点,就好象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只会背台词,不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出来,思想束缚,没有创造性,怎能为人类造福呢?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 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 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