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乡诗中“反说”手法的妙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09/10/7 5:03:39 来源:jiqingliuyue 转发 人气:2904
“反说”这种表现手法往往从对方角度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把深挚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因这种手法在思乡、思亲诗歌中常常被运用,故成为命题人出题的一个切入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适) 夜雨寄北(李商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首诗第三四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简要分析。
[解析]:《除夜作》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反衬出自己除夕夜思念亲人之苦;《夜雨寄北》从眼前景物生发开去,驰骋想像,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反衬出自己今夜思念亲人之苦。
两诗的三四句都是由眼前之景想像到远方之景,用故乡的亲人怎样地思念自己,反衬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高考回放]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全国卷一)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解析]第一问考查的是写作技巧,是换一种角度写思亲。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而不写自己是如何地思念家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第二问只要学生稍有一点诗歌知识,就能答出此题,因为白居易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其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
[答题误区]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风格的一个方面,不能把某位诗人诗歌的总体风格牵强到语言风格上。
这两道题都是从“反说”这一角度出题的,如果掌握了这种表现手法,解答问题是不难的。
这里所说的“反说法”与反衬法是有区别的。反衬法,是根据主要事物与陪衬事物相反或不同的特点,用陪衬事物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的方法。“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的这两句诗是对反衬法的一个生动解说。而这里所说的“反说法”,是针对抒情的对象而言,不从自身说起,而是通过描述对方的感情,借以表达自身某种感情,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含蓄婉曲而有蕴致。“反说”技法,它不是一种语言手段,也不是一种修辞,而是一种表现手法,既可用于叙事造型,又可用于抒情达意。“反说”技法用于抒情,可以使人感觉到情感的复杂和强烈;用于达意,可以使作品的思想显得深刻、隽永。我们在解读思乡怀人一类的作品时,着意抓住这一特点去领会,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