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需要鼓励,也需要客观评价
作者:张淑英 时间:2009/12/2 12:40:03 来源:张淑英改编 人气:975
在一般情况下,这当然是必要的,因为其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总是如此,总给人一种欠妥的感觉。审视一下同学讨论的内容,就会发现,不少回答,跟讨论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漫无目的任意发挥。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回答得荒唐之至等等。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不温不火倒也说得过去,但不做点拨引导,不加拨乱反正,不加批评指正,而是一味的不佳吝啬的赞扬,这难道不是老师的失职吗?难道仅仅为了所谓的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就不敢批评吗?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如果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还会稀罕那些鼓励吗?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我们不妨再听一听教师们的见解和评价: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
多表扬当然没错,但如果这种表扬缺乏真诚,只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批发,带给学生的只是一种一时的愉悦,那我觉得还是减少这种毫无意义的表扬为好。细致入微的引导,深刻到位的点拨,甚至是一针见血的批评,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更为有利,是对学生更好的负责。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确实要时时处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足要慎重批评。但是在鼓励赞赏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客观性。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总之,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客观评价,也许鼓励赞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甚至会事与愿违,把学生引入歧途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赞赏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而且,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