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奇才”再掀风潮

作者:张琳  时间:2010/9/5 18:25:25  来源:jsrdzzj转发  人气:887

  开学典礼上古文奇才发言雷倒东大师生
  扬子晚报曾连续报道的“古文奇才”王云飞一进东大校园立刻成为新闻人物,虽然才开始军训,他的“古文才能”已得到充分发挥:开学典礼用古文发言,军训海报用古文撰写,为东大撰写古文校史,一连串的“古文行动”在东大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校园掀起了不小的风潮。记者昨天联系上王云飞,他说正忙着当“军训记者”,编撰军训的连报和团报呢!而本报大学生记者团也将正式吸纳他为团员,参与《大学城》专版的采访写稿工作。
  8月31日,东大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每年新生开学典礼,都会选一名新生作为代表发言,今年开学报到时,王云飞就得到通知将让他发言。第一次在东大“大场合”露面,发言稿怎么写,让他犯愁。“我先是用现代文写了一篇发言稿,可很不满意,给老师看了后也觉得没有发挥出我的长处,所以第二稿就改用古文来写,一气呵成,写起来很顺。考虑到大家的接受程度,我只选用了比较浅显的文言,也尽量不用典故,在正式演讲的时候,边上还打出了字幕,我想应该都能看得懂,一点也不深奥。”记者看到这篇发言稿,王云飞既表达了作为新生的感触“吾等方至,彷徨不明前道,初远家门,远徙千里,至于斯地,形单影只,往来于熙熙阛阓,伤不自胜”,也用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与大家共勉:“既有此幸,来此佳地,敢不焚膏以继晷,竭尽吾力,以丰吾才。回也求道,于子之言无不悦。回虽孝勤,为学之道,或未宜当,吾等当三辨其道,择其善者,孜孜以求,黾勉行道。”后来这篇发言稿还被贴到东大的校园讨论版上,震倒了一片同学。
  编写古文海报为军训团赚人气
  一进大学校园,新生都要军训,而在东大军训团二营四连的王云飞还担任了一个重要职务:被分在宣传部里,负责宣传、采访,编撰连报,还要为团报供稿。“这工作很有意思!比如说,每个连都要设计海报,为自己所在的连队摇旗呐喊,赚取人气。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想创意。后来我们连队的辅导员建议我用古文写一篇宣传文章,就有了《四连魂》。”这是一篇百字的文言文,相当有气势,称赞四连的同学们:“铁画银钩夺日光,军歌嘹亮震东南。介胄之士,无不侧目。嚄唶宿将,无不踯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土木建雄,舍我其谁?四连英豪,天下嚆矢。舒眉炯目,钢筋铁骨。声盖群雄,势逼干云。”
  海报就贴在食堂门口,效果一流。“别的连的海报以画为主,虽然色彩丰富,但一看即过,我们的海报前常会吸引别人留下来,大家都好奇,想读读看。我常看到有人对我们的海报指指点点,心里很高兴,这也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我们连的同学都觉得,这样的海报人文味道很浓,估计能赚取不少人气吧。”
  除了用足特长古文之外,王云飞还小试牛刀过了把“记者瘾”,“明天我们的第一期团报就要定稿了,里面还将用我采访的一篇稿子呢!”当记者的感觉如何?王云飞说,采访对象很重要,有的采访很顺利,谈话很轻松,有的则有一点难度。“不过到目前为止,我的采访对象都很配合。”当记者告诉他本报有大学生记者团时,王云飞立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想马上加入“组织”。而鉴于王云飞的出色表现,本报大学生记者团将正式吸纳他为团员,参与《大学城》专版的采访写稿工作。
  用古文也是在张扬90后的个性
  在入学之初,王云飞就应东大要求用古文来写校史。“这项任务相当艰巨!我已经写好了初稿,但非常不满意,毕竟东大是百年名校,历史积淀太深厚了,目前,我已经阅读了大量和东大相关的资料,不过,要彻底理解这些精髓,还要用文言写出很多与科技相关的东西,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好在学校说我可以用在校4年的时间慢慢写,我打算精雕细琢,同时还要等待灵感降临,好好打磨好这篇文章。”
  一进校园就掀起这股“文言风潮”,作为风口浪尖上的王云飞,“古文个性”也遭到不少质疑。就如他在开学典礼上的古文发言,就引来一片议论之声。有同学认为在开学典礼上用古文发言,是不分场合,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看字幕都要想半天才懂,何况耳朵一听即过呢?还有人戏谑说,“酸的”,“我晕”之类的。
  “我也听到这些议论了,”不过一向自信乐观的王云飞对此不以为意,“用古文是展示自己的特长,在开学典礼这样的场合,我认为没什么不妥,这也是在张扬我们90后大学生的个性啊!”王云飞说,其实当初被东大破格录取时,也听到不少风言风语,有人认为他沾了古文的光,投机取巧了。“但我内心很强大,不用理这些,我会坚持自己的做法。”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奇文共欣赏
  四连魂
  庚寅之夏,七月流火。吾侪四千,萃于九龙湖畔。儿尽骑竹马,国事谁堪当?是以练兵于斯。
  铁画银钩夺日光,军歌嘹亮震东南。介胄之士,无不侧目。嚄(huò 叹词,表示惊讶)唶(jiè 嗟叹。赞叹。)宿将,无不踯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土木建雄,舍我其谁?
  四连英豪,天下嚆(hāo呼叫〔~短〕响箭射出后,声音先到而箭后至,喻发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开端)矢。舒眉炯目,钢筋铁骨。声盖群雄,势逼干云。
  骄阳烈烈,上无片云。草木萎蔫,热气沸滚。千里静肃,如临北漠。昒(hū 黎明)爽起操,衵(rì 贴身的内衣)其濡湿。燠(yù暖,热)热非常,稍无怨色。面皯(gǎn 皮肤黧黑枯槁)发髴(fú)。手足僵直。令行禁止,步履一致。音如虎阚(kàn),动若惊雷。坐若金钟,立如崧岳。此何人哉?钢铁四连。
  今有佳句,可置座右,望诸君自钊。凡铁百炼成精钢。今日煅锟铻(kūn wú古书上记载的山名,所出铁可造剑,因此宝剑也称“锟铻”。亦作“昆吾”),明朝成利剑。
  开学典礼发言稿
  华光燡燡(yì 〔~~〕光明),遍坐鸿儒,此时盛况,出于昔日兰亭雅集之右,值此之际,幸会诸师长,同窗于此,小生倍感荣幸。
  小子王云飞,字之右,江苏雉州人,年十九,唯信而好古而已矣。
  今日受属(通“嘱”),登台作言,撝(huī 谦抑)退辞谢而不能,小子薄才,何敢居任?不胜惶恐,何不悉心。
  东大其广,畇(yún〔~~〕平坦整齐)田千亩,树木丛杂,芳草萋萋。白鹭蜷翅。鲋鱼露脊。虫鸣不绝,蝉声鼎沸。初至于斯,以为桃源。
  吾等方至,彷徨不明前道,初远家门,远徙千里,至于斯地,形单影只,往来于熙熙阛(huán市场的围墙,也借指市场)阓(huì 古指市场的大门),伤不自胜。不及半日,斯已矣。同延炎黄血脉,虽从自四海,如出同室。手足何亲?斯已矣。而今而后,数载之间,将同栖于东大檐宇之下,提携负担,是谓相互之间矣,必笃行之。
  吾等后学,源自之处,遍列九洲,缘分所致,齐聚东南宝地,江左名府,庙堂高耸,百官鳞次,古之文昌书院,是谓阙地矣,绵延数百载,东南文昌依旧。既有此幸,来此佳地,敢不焚膏以继晷,竭尽吾力,以丰吾才。回也求道,于子之言无不悦。回虽孝勤,为学之道,或未宜当,吾等当三辨其道,择其善者,孜孜以求,黾勉行道。
  江左自古多儒士,温文之风,东南尤盛,凡及言论,无不呕呕,或坐雕阁,或临清溪,博弈之态,无不悦和。旨非取娱,是以修身,上及三公,下至白丁,但凡相见,无不揖行。先人良风,传续至今,吾辈不敢背弃,当固身以修心,以成贤德,续太学之令名。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当下之坐,天下精英,国之栋梁。然,不言,谁知其志?不行,安显其志?一介书生,绵帛之力。胸怀天下,出仕入商。敛取赀财,扶拔东南。君不见留得青史传芳,至今犹忆张季直。吾辈当循其履迹。远立志,长躬行,以成大事。
  自次宗讲学于鸡笼山下,至于今日。万千豪杰,习成于斯。某虽不才,愿借东南紫气,以成其事,显于当世,传于后朝。
  东南自古多才俊,何况步步登高?见进不见止,何惧九迂山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东家小筑 于09-08 16:48发表评论: 第1楼
  • 确实写得很不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