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的苹果——浅谈小组联动模式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作者:王津晶 时间:2010/9/20 21:59:5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61
所谓小组联动模式,即为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教育者经过科学合理地分析,将授课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蕴四层重点内涵:一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它的主旨和目标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潜、睿智和积极性;二是强调群体共学的意识,包括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群体优化组合中发展学生的才华个性,形成协作、交际、联络、组织的能力;三是侧重研学的尝试,在合作学习中开展研讨,在研讨中深化合作学习;四是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互动两个方面,既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可见,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有益探索,对于正在进行中的语文教学实践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小组联动模式能促进师生互动。这种方式把学生互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加以利用,这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交流背景之上,同时,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的教学是一言堂,特别是高中阶段,知识传授量大,教师总想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就只顾自己讲,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小组学习正是切中了这一要害,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乐于交流,同学乐于交流,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了。
例如,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笔者一改以往逐字讲解,学生一味死记硬背的方式,事先教会学生使用相关的工具书,然后将课堂时间充分交还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加入其中,走下讲台,到小组中去,便可以感受到学生浓浓的学习热情,有的串讲文义、有的查找背景资料、有的分析重点词句、有的概括主要内容,有的鉴赏思想感情……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热情地成为别人的老师,虚心地甘做他人的学生。而当他们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毫不吝惜求助教师的机会,这时,教师的点拨和解答无疑成为学生渴求的“及时雨”,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小组联动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自愿学习,才能学得好。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具有意义的。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同学关系,也是合作学习的关系,他们有着共同的认知背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验和更多共同相处的时间,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讨,比请教老师和书本更方便、更有效。同时,同学间通过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互助互促,共同进步,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形成了更加和谐的同学关系。合作学习创造了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尤其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去伪存真,实现了学生间的互动;学生既参与了学习,又通过合作获取了别人的信息、知识,甚至是学习方法,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能力。
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更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小组联动模式不但能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原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斯卡特金在谈到学科的构成来源时指出,理、化、生、史、地等来源于科学或科学群;而语文、文学等来源于活动,即这些学科的内容中不叙述相应科学原理,而只指出活动的方式和规则,用这些学科相应的科学内容和逻辑,仅仅是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形成某些活动规则的指针。可见,语文学科自身并不是一门科学学科,而是一门行为学科的人文学科。学校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去掌握一门知识,而是要他们习得一种行为,即会读、会写、会交际,同时受到人类文化的熏陶。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来源于自然状态下的广泛存在的语文活动,而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则是我们应予以充分开发和关注的对象。
因此,在我们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时,小组联动模式为我们组织、调动与评价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活动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我们通过改编课本剧的形式,使每一位学生都在活动中为小组剧目的成功演出发挥着自己的才智,《雷雨》、《窦娥冤》等经典剧目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舞台效果、服装道具,甚至情节设计等方面,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称奇。
总之,合作学习能促进互动、培养创新思维、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而小组联动模式则是对这一学习方式的有益探索。请不要低估学生的潜能,他们的智慧火花一旦点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堂上已不是“我教人人”而是“人人教我”。这种学习的欢愉,是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这正像陶渊明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