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之我见

作者:张卫  时间:2010/9/24 0:21:5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26
  教育要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必须提高教育质量。这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共识。
  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指的是课堂概念中的质量,是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符合一些既定的标准或达到目标的程度;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知识准备的充分程度和为以后的“新发现”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情感、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的程度。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呢?
  一﹑强化教师素质,优化教学过程,向教师要质量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人先正己”,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该是精通精神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全方位的现化化教育能力和操作技巧,具备很高师德修养的教师。表现在教育实践上,就是有头脑,能教书,善育人,会科研,乐奉献。我们应该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改造自己。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学习,除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方面的吸取他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特长,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教师素质的高低,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呢?
  首先,勤于疏通教材。教材(包括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托和根本。离开了教材、新课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新课标不能仅靠看过一遍、二遍之后,有所了解就应感到满足。即使教过多年同一教材的教师也有个不断熟悉和钻研的必要。因为,同一教材在不同的学期,教师理解的程度不同,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泰然地走上讲台进行有条不紊地讲学。如中国古代史,教师研究之后应弄清楚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古代中国王朝的兴亡交替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来谈的,在教学时,也应依据不同学生的学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其次,转化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新确立人才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把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诚然,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最后,以现代学生观为基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认识学生,怎样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现代学生观要求有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这种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它反对压抑学生个性,体罚学生,提倡尊师爱生;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民主平等。具体表现:
  第一、民主平等,教师和学生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民主平等的。
  第二、尊师爱生,学生对教师尊敬,有礼貌,虚心聆听教师的教诲,服从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第三、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往,相互学习。
  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现代学生观,同时以此为基础,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建以美育人的校园文化,向校方要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从某一角度说,“环境造人”有一定的道理。优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想象,在美的欣赏中吮吸丰富的文化营养,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学校应以求真、求善、创美的校园精神为核心,推动学生奋发向上。学校应让学生在艺术活动和艺术演出中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其向上的动机,再将此引向文化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成功转向文化素质的提高。学校还应该创建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作为教风,教师应勇于探索,乐于钻研,善于激励,精于育人;作为学风,学生应勤奋、求实、进取、创新;作为校风,学校应有自身特色和追求,与时俱进,展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向学生要质量
  现今,学生“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厌学”等的现象正在不断增加,这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刻不容缓。第一,在各项工作中,教育学生应遵循以下原则:倾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立之以信,导之以行,规之以范。第二,切实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第三,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以上措施,学生思想健康,勤奋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总之,在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学校要发展,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这要求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学校应该创建以美育人的校园文化,加强德育管理;从而推动学生奋发向上。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