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在农村初中教育的实施
作者:chenliangsi 时间:2011/4/20 15:46:21 来源:chenliangsi 原创 人气:571
一、教学对象
农村初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孩子这一群体,他有着自己的特点。就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整体情况而言:
1、学生学习观念整体来看相对较为薄弱,学习态度不是很好,其学习习惯也有待培养。当然这不全是学生自己的责任,现在农村教育,很多时候得不到家长的全力配合,留守儿童多,缺乏心理交流,个别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很淡薄,对教育的投入(时间、资金、精力等)也不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都是顺其自然,没有进取意识。
2、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之城镇学生来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所接触的课外知识不够广泛,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是很多,城镇学生常用的网络、书店、文化宫、图书馆、沙龙活动等对他们而言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导致其学习能力相对来说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
现在农村初中学校所用的教材大都是人教版的,没有已经推广了生本教育的发达地区(广东、上海、香港、澳门等)所使用的专门用于生本教育的专用教材资料,这使得在农村学校要全面实施生本教育处在瓶颈阶段。现用的教材,大多数内容都需要教师的讲解,只凭借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还不能掌握,学生通过前置学习也不能完成认知学习。传统的教材强调的是教学相长,生本教材重在学生的前置学习、课中小组讨论探究、课后归纳认知,在知识结构、目标设置、教法学法等方面都不同。所以在教材内容上就已经限定了知识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学环境
现阶段农村初中教育,学校而言,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实验课程和多媒体课的开展达不到硬件设备要求的学校还较多,在师资配置上也还存在部分学科没有专职学科教师的现象。学生家庭而言,家长外出打工者较多,家长文化水平也普遍不高,很难在知识学习上帮助学生。其次,现在的学生叛离心理较为严重,和家长交流时间不多,家长有时候不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存在和学生的代沟,导致个别家长在管不住学生时放弃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思想、行为的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产生厌学,逃学、弃学。社会环境而言,农村个别文化水平不高者通过各种途径生活也过得很自在,让学生头脑产生不读书也“找大钱”的思想,同时,由于社会就业形式的影响,部分农村家长也更想学生“早打工早找钱”。
通过对农村初中现阶段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分析,
1、教无定法,以学定教
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情况,他们当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甚至当时的学习气氛都极有可能会影响或拖慢老师教学计划的完成。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随机应变了。
2、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个性,都存在个别的差异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够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学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从旁指导,见到任何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表达自己的动力。这恰恰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表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