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偿失的语文高考试题
作者:刘承德 时间:2011/5/18 21:42: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39
首先,从全国语文卷来看,第1题,一般是语音题。题干的要求基本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学生做这个题至少要接触到三个错误读音,多则七八个错误的读音。第2题,一般是成语题。题干的要求基本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学生做这个题,要接触到三个错用的成语。第3题,一般是病句题。题干的要求基本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学生做这个题,要接触到三个病句。
其次,从其它省市的高考语文题看,除了以上这三种干扰的错误信息多的题型外,还有标点题。题干一般是“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学生做这个题,至少要接触到三处标点用法错误的例子。还有错别字题,题干一般是“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学生做这个题,至少要接触到三个错误的词语,多则八九个错误的词语。
最后,从以上这些高考语文题型看,共同的特点就是一道题中,干扰考生的错误的信息较多。当学生在做答这些试题时,无形之中就要受到许多错误信息的刺激,在学生知识不牢固,很多知识点是似是而非的情况下,又在高度紧张的考场气氛里,学生很容易将一些似是而非的错的知识认知为正确的,且一见钟情而深扎在心底;也可能将一些对的知识误认为是错的而留在脑海。这样长此以往,反复刺激,就会得不偿失,其结果正如洛克所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设置中,干扰的错误信息越少越好,干扰的错误信息越少的试题越利于学生正确识记语文知识,才更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科学性。
由此可见,当前这种干扰的错误信息多的高考语文试题,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不利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更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
2011-5-18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