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辅导
作者:不详 时间:2011/6/1 16:45: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074
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
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
⑴明确一份试卷并不是每条题目都一定要做到,重要的是把会做的题都做对。
⑵先快后慢、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这是每一考生应遵循的考试原则。
⑶答案应简明扼要,规范、准确、精练、专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⑷尝试猜测,不猜留下空白必然没分,而猜测可能碰上正确答案。(不留白,不答错线)
⑸检查修正,仔细推敲,逆向(通读)验证,珍惜时间,力求不丢每一分。
一、考前知识准备
考前回归书本,查漏补缺,力求无知识盲点
(一)吃透教材,寻找知识盲点 理解着读书,理解着记忆
(二)依托主干,突出复习重点 加强对三大模块主干知识的梳理
(三)立足选修,破解热点信息
以下是五本书归类整理的一些内容,请同学们在书本知识梳理一遍的基础上再次回忆下列内容,你能全部掌握了吗?
见知识篇(知识尽量互答、互评,对不确定的及时到老师处点评!)
二、正确的应试策略----一学会方法,掌握技巧,规范解答,创造最佳成绩
1、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调适心理,增强信心,最佳临场发挥
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考场上我一定能够发挥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和考试。
2、清醒的应试状态
1、提前进入角色: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学们临进考场前应让大脑进入单一的生物状态,具体做法是:①清点考试用具;②把生物的基本知识“过过电影”;③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④与同学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
2、首先快速浏览试题:拿到试卷后不要匆忙答题,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涂在答题纸上后,花2分钟左右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的题量、题型、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一般是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选出容易得分的简答填空)。因为刚答题时难免紧张,随着容易题越做越多,心里越有底,再做难题才能思路开阔、有灵感。其次快速进入答题状态:心里有底后,立即从选择开始依次读题,注意解题三部曲(即先读懂题意,排除陷阱,再定位知识,经认真思考后才圈出答案),开考铃响之前答案可用指甲划痕标记,充分赢得答题时间。开考后,注意圈划题中所有定语、主语,以帮助审题。
3、科学安排时间
(l)时间分配:第一卷55分,安排20-25分钟(加上考前10分钟,实际用时30-35分钟左右时间)一个选择题一般花时1分钟左右,较难的2分钟左右,化时超过3分钟还得不出答案的可随机选一个,或在明显排除的选择之后,余下的部分随机选一个,这样既不放弃,也不在一个题上花时过多,影响后面的答题。做完选择题应立即在答题纸上涂完。第二卷65分,题干信息量大,文字书写多,安排70分钟左右时间,5分钟时间复查(确保不漏、不错填任何一线)。
(2)做题策略:
㈠统览全卷,胸有成竹
迅速摸透“题情” ,“扫描”归类,刚拿到试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心情一般都会比较紧张,这时候,你不要匆匆忙着去作答,你可先从头到尾、把试卷的正面反面都通览一遍,尽最大的可能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好全面的调查和准备,一般可在五分钟之内做完二件事:
①在“扫描”过程中,大致明白本次考试对你的难度,还有那些是比较简单的题目,不需要太多的计算你就可以解答出来。
②对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题,可在“扫描”过程中将他们分类: 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较容易的题;B类指题型较陌生,自我感觉不好的题。从而对本次考试有个大致的把握。通览全卷有利于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
㈡心无旁骛,胆大心细
考试你不要害怕什么,你也用不着害怕什么,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你的目标自始至终都要明确, 要专一, 你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多完成试卷的题目,除此之外,一切都与你无关,你用不着担心这、担心那。那么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一定要仔细认真,心要细,因为现在的考试一是题目数量多,二是题型变化大,稍微不留神,就会掉入命题人的“陷阱”,因此,能否审清题意,是解题成功的关键,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首要前提,审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全面审题,决不漏题(漏线)。细心审题,决不要马虎。要仔细地观察,咬文嚼字反复推敲,不漏误试卷上任何一个哪怕是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细节。审题要看准“题眼”,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要弄清楚这些题属于那些知识范围,琢磨这题与过去做过的题目有什么异同。看看考的是什么概念、技能,尤其是对那些有“埋伏”的题,可能有什么“陷阱”,我们就更加要谨慎小心了,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要害,找到解题的方法。
记住,题目没有读懂以前,你就一定不要匆忙地先动笔,在没有真正理解题意之前就去就做题,那是危险的(若一道题不知如何解答,就意味着该题中信息被你忽视了,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再去细读题目,甚至圈画出题中所有的定语、主语、谓语、宾语)。读懂,重在理解命题人的意图,阅读分析一遍,没有理解,就来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都可以,直到真正把握题意为止。在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图之前就开始做题,十有八九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没有收获的。与此同时你的胆子要大,体现在你不担心害怕考试,你的细心,体现在你解答题目的整个过程。
㈢先易后难,合理取舍
无论哪科考试,你都应该先做基础简单的题目,然后再来攻难题。遇到综合性比较强、新颖的难题时,首先要有信心,不管怎么难,也不会超过中学所学的知识范畴,总是渗透着学过的概念、原理等,通过多读该题,不断找到有用信息,想到题目可能考查的知识,联想原来做过的类似题的解法,进行分析推导,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找到解题思路。一道题,你做了三分钟,要是还没有做出来,你就要考虑大胆的先跳过去了(但未做的题目,一定要在试卷上做好醒目的记号,并注意答题纸上留空档),在考场上要有勇气,要会合理的取舍,千万不要患得患失,该放弃时,你一定要明智的放弃,你要知道的是,放弃并不是为了少得分,而恰恰是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多得分数。考试结束前,如果还有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已做好的答题又需要检查,这时应采取舍"难"而取"易"、弃"少"而求"多"的策略,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先来检查已做好的答题,保证答题正确,减少失误。
4、全面准确解答:审题要逐字逐句,弄懂题意,尽可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书写简明扼要,快速规范,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例如换一种表达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如画图)、隐藏条件表面化,从而明确解题方向。
(1)选择题:认真审题,注意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特别是对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熟题,越是仔细审读。)在考场上千万不要拿到题目后先在记忆中搜索是否做过同类的题目,要注意先去看题目给出的条件。实际上,高考是在考一个考生的应变能力,题目大多似曾相识,但它会在某个地方加以小小的变动,这时就需要耐心的读题,多做对比分析, 因此要特别注意条件、要求或图示在哪些方面有变化。尽可能减少因审题不清带来的遗憾。要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较,不能选到A正确,其余B、C、D看都不看。解答选择题最忌要选的选项没有明确的理由(即凭感觉解题),避免因此失分的办法是将理由用语言描述化或文字化,不能把理由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就可能是错选。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