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中学高三生物考前辅导
作者:不详 时间:2011/6/1 16:45: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089
⑻①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
②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中最多的是蛋白质7%~9%(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③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④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来自Na+ 和Cl-。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为770kPa
⑼血糖浓度:正常人0.8~1.2g/L。
⑽NaCl的浓度(2.0;0.14;0.9%;高浓度)
⑾酒精浓度(50%、70%、95%冷、无水酒精)
⑿能量传递效率?10~20%(只能是捕食食物链中上下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⒀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置于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⒁①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一般来说,传至10~50代左右,细胞增殖逐渐减慢,以至于完全停止。此时部分细胞核型可能发生变化。50代后的细胞已发生突变,获得不死性,等同于癌细胞。
②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③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⒂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
⒃检测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后观察。
⒄红细胞洗涤时,将分离后得到的下层暗红色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
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
⒅透析时,取1mL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将透析袋放入300mL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pH为7.0),透析12h。
6、生物科学史:
⑴细胞学说建立过程:P10~11 ⑵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P65~67
⑶酶本质的探索P81~82 ⑷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101~102
⑸生长素的发现过程P46~48
7、考纲上要求的实验再系统复习一遍。
以能说出每个实验的以下内容为掌握标准:
实验目的,原理,材料、试剂及其作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果)及分析结论。
8、几个易混淆的概念:
⑴①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根本原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癌细胞的发生通常是至少5~6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②衰老细胞特征: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萎缩,代谢变慢;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③细胞凋亡:生物体的发育、细胞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⑵假说——演绎与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孟德尔、摩尔根; 类比推理:萨顿
⑶模型建构:①物理模型 形态结构模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②概念模型:必修1:P14 细胞概念图;P38 蛋白质分子概念图;P58 动物细胞各种结构的相互关系;P76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P108 呼吸概念图;
P130 细胞的生命历程
必修2:P39 性状; P78 遗传信息的传递;P96 可遗传变异;
P108 基因工程操作的常规方法流程图;
P129 物种的形成
必修3:P13 内环境稳态;P43 神经细胞;P43 免疫相关概念;
P86 种群基本特征;P115 生态系统结构;P115 生态系统的信息
③数学模型:种群数量增长
⑷生物变异与育种方式: 诱变育种:青霉素、太空椒 (原理:基因突变)
杂交育种:(杂交、自交、再自交) (原理: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后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育种(三倍体无子西瓜) (原理:染色体变异)
转基因育种(基因工程)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细胞工程育种(白菜—甘蓝) 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⑸生态工程:五大生态原理及应用实例
8、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3.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4.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5.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