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在“知行合一”
作者:李孝湖 时间:2015/8/6 7:38:00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712
说实话,我书读得不多。有时候寻到一本吸引我的书,就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硬着头皮看书,看着看着就会走神。所以,我绝不是许多作者口中的“读书人”。因此,我十分佩服读书人,特别是手不释卷、嗜书如命的人,他们的境界该有多高啊!
我总觉得,读书是一件挺私密的事,自家书房就如自家私房钱,不好对外公开。再说我这个人也不算自信,老是想着如果有人指着某本我看过的书,问我其中第几页写了什么,到时候我一定是哑口无言。
我还觉得,最好的读书方法是带着问题读书。从自己面临的困惑出发,动手查资料,看看已有的研究成果如何解释你的疑问,再顺藤摸瓜,获取一些关联的知识。这种方法也是我素来敬佩的梁漱溟先生所推崇的,于是我大言不惭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有人提议不要功利地读书,要看看闲书,读读无用之书。我想这一点对工作高度专业化、视野狭窄或见识偏激的人来说颇有助益。然而,如果你有余闲或者年纪尚轻,循着自己的兴趣去看书就行了,抱着读“无用之书”的目的读书,本身就已经陷入“读书有用论”中了。读有用的书,并非不好,人生短暂,抓紧时间做点实际的事,算是有作为的表现。所以读书这件事情,要看自己的口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再著名不过了,可也不尽然。有些书可以称作人类退步的阶梯,但就是因为这些书看起来“美味”,或者被更大的势力所推崇,公众就陷进去了。譬如泛滥的成功学书籍、低劣的养生书籍之类,不是反科学就是废话连篇,除非某些研究学者,其他人读这些书只会堕落,浪费光阴。
书还是要多读的,但自己也要跟着多思考。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到时候落得自己的脑袋变成他人话语的跑马场,岂不悲哀?“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读书要戒被灌输,还要戒“三思而行”。因为看了点书,自己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面对机遇畏首畏尾,那还不如保持读书之前的勇猛呢!
读书“文化”了你,让你菩萨低眉。我想这应该是那么多读书人只会读书,只会写文,只会顺从,只会抱怨,而不知去抗争的缘故吧。仅仅做书斋里的研究者,而不知去实践去证明,在我看来,还是低了一层。故依着个人的口味,我更赞赏王阳明、曾国藩、孙中山这些人,知行合一。
说到底,人在读书时要丰富知识、拓展见识,也要增加“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我将这类人看成真正的读书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