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大纲将做重大修订! 2019年高考要小心这几点

作者:佚名  时间:2018/9/11 16:42:2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681
  今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涵,曾在《中国高教研究》撰文,就“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全面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提升考试质量等发表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对把握2019年(乃至未来几年)高考命题趋向、指导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每年的高考大纲修订情况,是广大考生最关心的事情。今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涵,曾在《中国高教研究》撰文,就“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全面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提升考试质量等发表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对把握2019年(乃至未来几年)高考命题趋向、指导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近期,各地纷纷召开2019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多位全国著名的备考专家围绕2019年高考政策动态、命题趋势、全国卷命题方向等展开了研讨分析,并为高考生复习“把脉”。
  很多考生甚至高中教师对“考试中心”这一机构在高考中发挥的作用还不甚了了。于涵副主任在此文中做了详细解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作为专业化考试机构,在推进考试改革中肩负重任,牵头承担的6项任务分别为:
  ①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②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③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④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⑤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
  ⑥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后,教育部在8月份明确提出:2019年或2020年,将逐步在高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实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而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肯定会在高考试题中逐渐体现!时间节点,很可能就是2019高考。
  因为“课标”是指导高中教学和考试的最核心文件,被称为高中教、考、学的“根本大法”,在高考中的地位高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以,业内人士有句话:“2018年高考大纲基本没有改,那是因为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可能变化的命题方向都涵盖了!”谁读懂这一句,谁就基本把握了今明两年高考的备考精髓。
  那么,新课程标准对2019年高考试题的影响,会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是鲜明的育人导向
  新课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高中课程之中,主要新充实和强化了五个方面——
  一是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政治与法治”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二是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等。
  三是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语文、历史、外语等课标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中国文化立场。
  四是强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在地理、生物、化学等课标中,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五是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意设计能力,感悟和弘扬劳模精神。
  此外,在有关课标中还体现健康中国建设等要求,对课标中一些提法和表述也根据十九大报告做了规范。
  关于上述课标新增内容,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已经体现在了2018年高考试题中,请2019届考生继续给予高度重视!
  其次,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这是此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都丰富和充实了相关内容。在各科当中,语文新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不过,根据考纲要求,2018年高考对古诗文背诵的考查篇目仍为64篇(小学/初中50篇+高中14篇),2019年预计将维持这种状况。但新课标要求增加的这些篇目,虽然不在必考的情境性默写范围内,但也非常值得考生关注,因为很有可能出现在古诗文阅读题中!
  语文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
  进一步体现语文改革方向,科学架构学科能力,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落实高考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的命题理念。
  数学
  2019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英语
  2019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如阅读理解部分可能选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一带一路、遗产保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文综
  2019高考文科综合将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
  如地理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学科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学科将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